走訪傳藝診療所 一窺寄藥包文化

寄藥包文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寄藥包文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記者謝月琴/宜蘭報導】

現代人生活便利,透過網路就能購物或跟醫院掛號,但在80年前的台灣,鄉村民眾多半只能仰賴「寄藥包」,而且這種到府補充藥品的服務,下一趟再來有時候得再等上3個月。宜蘭傳藝文化園區文昌街新設立的傳藝診療所,藉由展示與體驗,陪著遊客穿越時光隧道,一窺台灣早期寄藥包的生活習慣與老阿嬤的挽臉手藝,也重現國人早期對健康與美的重視,以及從藥品美妝品串起的人情味。

寄藥包的圖解趣味

寄藥包裡放著各種圖解說明的藥品,例如畫著一位孩童上茅廁,表示專治下痢腹痛;若是手摸頭就是用來治發燒頭痛;扶著腫脹的臉龐則是牙痛時使用。最有趣的是氣喘用藥,畫著蝦、龜、掃把這三個圖像,代表著台語發音的蝦龜嗽(氣喘),著實有趣。這些早期的「寄藥包」吸引不少民眾收藏,他們收藏的不只是藥包上那一個個俗又有力的藥名與圖案,還有難忘的童年回憶。

挽臉 - 阿嬤時代的美顏技

挽臉是早期台灣婆婆媽媽們便宜又好用的傳統美容技藝,街頭巷尾常看得到,靠二條交纏的細純棉線,一端咬在口中同時用雙手拉住,在滿臉抹著白白椪粉的客人臉上反覆拉扯揮彈,藉由摩擦拔除臉上細微汗毛及老廢角質,使皮膚光澤細緻。◇

延伸閱讀
用愛伴讀 1300盞燈捐偏鄉童
2017年02月28日 | 7年前
父兼母職護腦麻女 20年如一日
2016年07月27日 | 8年前
傳藝啾愛媽咪 母親節免費入園
2016年05月08日 | 8年前
持雙11身分證 光棍節免費遊傳藝
2015年11月04日 | 9年前
大稻埕》1月30日全台上映
2014年01月26日 | 11年前
傳藝冬令營 邀捲紙達人授課
2013年12月15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