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乘客體驗:「兩極分化」加速

【記者秦明/綜合報導】
在星期二(2日)多家航空公司高管齊赴國會就改善客戶服務體驗而接受聽證後一天,兩條和航空業有關的消息又成為焦點:一個是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傳將把「經濟艙」的座位間距再縮減兩英寸(約5公分);另一個則是洛杉磯國際機場開通了一個新的、明星和富豪們可享受「皇家」待遇的私人「航站樓」。

「經濟艙」越來越經濟

擁擠的座位是今天經濟艙乘客抱怨的主要目標,但很快,他們將面臨更加狹小的「伸腿空間」。CNN在星期三報導說,美國航空(AAL)將在年內添置的波音737 Max客機上將座位距離從目前標準的31英寸減少到29英寸或30英寸,當然「寸土必爭」的航空公司將會對這些新的座位進一步區分出不同「等級」。

CNN的報導說,這些29英寸的座位有兩排是在機艙後面,另一排靠前一些。乘坐18個「小了」兩英寸的座位將繼續沿用現有的一般經濟艙價格,而非最近推出的「基本經濟艙」價格,而這些「基本經濟艙」的座位因為乘客沒有頭頂的置物箱而比一般經濟艙更便宜。其他主要的經濟艙座位大小將是30英寸。

美國航空當然並非唯一有這種計畫的公司,近期「聲名狼藉」的美國聯航(United Airlines,UAL)也在考慮同樣的改變——目前聯航的標準座位間距是30英寸。目前航空業座位間距的最低配置是超廉價航空公司,如精神航空(Spirit Airlines)和邊疆航空(Frontier Airlines)的28英寸。

同時,儘管聯航星期二在國會聽證中承諾不會收取乘客使用洗手間的費用,但CNN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美國航空新訂購的波音737Max的洗手間也會更小,總體而言,這些壓縮的空間讓新客機上的座位數從目前的160個增加到了170個,不過頭等艙的16個座位,其間距不會被縮小。這些新客機將主飛北美航線。

其它大航空公司預計將跟進美國航空的做法,29英寸座位可能很快成為美國航空業的新標準座位尺寸。美國航空過去曾扮演了行業「先行者」的角色,例如該公司在2008年率先引入「行李費」。隨著燃料價格下降,經濟好轉帶來乘客增加,美國航空業一片利好。最新的增加座位據說是為了抵消員工工資增加的開支。

頭等艙延伸「頭等航站」

儘管頭等艙的乘客並沒有比經濟艙的乘客飛得更「快」一些,但兩者價格可能相差極大,不過更舒適的座位和其它讓旅途愜意或者可以好好休息的服務,讓那些很可能下機後就有重要事情做的乘客感到這個價格是值得的。

不過對這些「高端」乘客,光在飛機上享受頭等艙還是不夠的,他們需要整個旅行中的舒適體驗。

這也是洛杉磯國際機場最新推出的「私人航站樓」服務要達到的目的,對使用這一服務的乘客——其中包括很多好萊塢一線明星,他們不用應對擁擠的乘客人流,不用在購票口和登機口排隊,也不用在長長的安檢隊伍中苦苦等待,也完全不用擔心行李的安排,當然對明星而言很重要的,在這裡他們不用擔心「狗仔隊」。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這個「私人航站樓」的優勢在哪裡?兩個數字的對比:2,200步和70步。在這項「私人定制」(Private Suite)服務的網站寫道:「從(到達機場的)車的車座到飛機上座位」,普通乘客平均需要走2,200步,而使用「私人定制」服務,乘客只需要走70步,而且是「閒庭信步」。

據《洛杉磯時報》採訪一個高管的經歷,「私人定制」提供會員從機艙口接機到機場租車的全套專人服務。那麼所有這些的代價幾何?首先要註冊成為會員,會員費每年7,500美元,每次使用這項服務需付2,700美元,如果乘坐國際航班,需付3,000美元——即每次光是機場服務費就幾乎相當於一張頭等艙機票的價格。

那麼有多少人願意出這筆費用,享受這一兩個小時的「皇家待遇」?答案是很多人——「私人定制」表示已經有1,200人註冊入會,他們中有律師、娛樂業高管,媒體名人。而這還是他們還沒有開始大力宣傳的情況下,他們計畫未來幾星期展開推廣。目前「享受」過這項服務的人都對其讚不絕口,指其非常貼心和全面。

「頭等艙」與「末等艙」的距離越來越遠

《華爾街日報》上月曾對航空業「頭等艙」(First Class)和「末等艙」(Last Class)間越來越遠的距離進行了解析。報導表示,隨著大型航空公司過去10年的大規模整合,他們一方面想盡一切辦法讓「經濟艙」更廉價(包括通過座位超賣)和廉價航空公司搶客,但另一方面在對有錢的客戶提供高端服務上同樣不遺餘力。

文章說,「經濟艙」目前正變得越來越像「末等艙」,享受最低廉價格的乘客不僅沒有任何免費行李配額,不能在登機前選座位,其座位一丁點兒也不能向後仰,而且這些乘客也總是最後才登機。這一趨勢不僅僅是在美國,英航(British Airways)去年開始在一些國際航線上停止提供免費食品。

但在同一架飛機的前面,同樣的公司向那裡的乘客提供越來越多的「舒適」,中東和亞洲的航班在這方面領先,美國航空公司也在迎頭趕上。達美航空(Delta)去年宣布在飛機上設「至臻商務艙」,基本相當於完全獨立的小隔間,座椅可以完全放平,讓乘客躺下休息,並有專屬機艙內空服員,「提供奢華的貼心服務」。

報導說,航空公司提供「兩極分化」服務的背後只有一個原因:利潤。一些流行的航線非常有利可圖,大型航空公司不能坐視這部分被廉價航空壟斷,加上油價低廉和過去10年多的併購整合,讓他們有能力在這方面和廉價航空展開競爭。但「經濟艙」價格戰也侵蝕了他們的利潤率,這就需要在「頭等艙」那裡補回來了。

因此一方面,即使中東以闊氣著稱的航空公司也提供「廉價」機票,但另一方面,只要有不計較價格的商務乘客市場——這裡有比經濟艙高得多的利潤率,各大航空公司也同樣不遺餘力的爭搶,而爭搶的方式是比賽誰的頭等艙更豪華。例如,卡塔爾航空最新的商務艙已經允許乘客調整座位,在飛機上開會或一家人進餐。

「頭等艙」乘客享受「瀟灑人生」

《洛杉磯時報》在其關於「私人定制」(Private Suite)服務的報導中描述了一名電影製片人使用這項服務的情況:我離開飛機,馬上看到有一個拿著牌子的人站在出口迎接,我跟著他出了一個門,下了幾個臺階,走了大約20米,然後坐上一輛車,大約3分鐘我到達了「私人航站」,我下車走進房間,一個女子說你的車已經租好了,我簽了一個字,然後我就駕車離開了。

中東的卡塔爾航空被TripAdvisor授予2017「乘客選擇」獎,他們的商務艙和頭等艙乘客享受待遇如何呢?首先,乘客登機前可在專屬的休息室放鬆;登機時會有專人送你到「座艙」裡面,並送上香檳,你可以關上「座艙」的門,皮椅可以完全放平變成床。艙內的設施和高檔酒店幾乎一樣——坐飛機就如同待在豪華酒店自己的房間裡面一樣;最後,下機的時候你可以比其他人都早。

「經濟艙」乘客 體驗「步步驚心」

對「經濟艙」乘客,記者一位朋友近期的經歷似乎值得一說。她在復活節假期帶孩子從紐澤西去佛州遊玩,結果為了機票便宜一些,必須先搭機去反方向的底特律,然後在機場等上幾小時,然後再向佛州方向進發;回程也不得不在多個機場之間「東奔西走」。結果她的孩子從開始飛機起飛降落時非常興奮,幾天內已經對飛機的起落毫無興趣了。
  
當然所幸的是她的旅程一切按計畫進行,有些乘客則沒這麼幸運。普通乘客必須接受更多的「計畫外」可能,比如機場安檢排長龍誤機,比如到登機口被告知沒有座位了,當然極端的情況是上了飛機坐好卻被拖下去(聯航David Dao醫生事件)。

此外也可能碰上心情不好的空乘人員,如美航職員粗暴搶一位母親嬰兒車事件,對「經濟艙」乘客,飛機旅行很大程度上已是一個勞心費力的事情,「步步驚心」雖有些誇張,但可能也距離不遠了。
延伸閱讀
全球最會誤點航空 中國包前3名
2017年05月02日 | 7年前
Honda私家商務機 桃園首度登場
2017年04月21日 | 7年前
長榮班機逃生筏彈出 57人換航班
2017年04月09日 | 7年前
世界前60安全航空 長榮第6華航60
2017年01月04日 | 7年前
世界前60安全航空 長榮第6華航60
2017年01月04日 | 7年前
航空業擴張 陸鬧機師荒
2016年11月21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