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難去金融槓桿 是風險增大主因
中國居民部門槓桿率激增
過去的20年,中國的槓桿率總體是上升的。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槓桿率攀升尤為迅速。4月6日,中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召開「利息負擔與債務可持續性」論壇。其最新估算表明,2016年實體部門槓桿率為227%。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居民部門加槓桿迅速。僅在2016年,居民部門槓桿率就上升了近5個百分點;就規模而言,居民部門債務比上年度增加了6兆多元人民幣。
官方專家認為,國際比較來看,居民部門如此迅速加槓桿,面臨較大風險。特別是考慮到,中國居民部門淨財富僅占全社會淨財富的40-50%,遠低於發達經濟體70-90%的水平,因此,從居民債務占居民淨財富的比重來看,中國居民部門的槓桿率水平就非常高了。
大型集團加槓桿陷入債務危機
近期,中國山東齊星集團被曝資金鍊斷裂,牽扯西王集團等當地多家公司互保鏈條;天信集團負債超百億元;山東魏橋下屬的中國宏橋亦被指控財務造假……與以往零散分布的債務違約案例不同,目前風險的爆發罕見呈現區域化的特點。
4月3日,齊星集團、西王集團和鄒平縣政府簽署《委託經營三方協議》,西王集團將對經營困難的齊星集團進行為期3個月的全面託管經營。
據《中國證券報》4月5日報導,齊星集團債權方某銀行的信貸員表示,前些年,在信用擴張的背景下,齊星集團埋下債務危機的隱患。在經濟下滑後,很多企業因為此前的過度加槓桿擴張而自食其果。
債務危機似一面鏡子,折射出中國經濟的窘境,即難以控制的金融風險正在不斷顯現。山東的企業出現債務危機只是冰山一角,在江蘇、浙江這樣的經濟發達區域,連環擔保、債務鏈條關聯更加複雜。
多重因素疊加促風險暴露
中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在經濟狀況好時,企業致力於擴張,大規模利用槓桿,致使全社會資產和負債迅速膨脹。如果經濟預期發生逆轉,資產價格就會一瀉千里,債務風險迅速顯現。
海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姜超撰文認為,從盈利模式來看,高槓桿伴隨的是高風險,這也促使各國都對銀行實施嚴格監管。然而最近幾年中國各行業的槓桿率卻在增加、風險也在積聚。
一些高負債企業的風險暴露與近年經濟「脫實向虛」有關。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胡濱表示,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產能過剩行業尚未根本性改觀,一些企業信用狀況相應地會繼續惡化,導致其債務違約。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是風險釋放的過程,中共既要讓風險暴露,又要控制避免發生系統性的危機。要避免個別違約事件演化成區域性或系統性金融危機,並且在解決債務過程中,要避免區域性金融風險擴散到其它地區和行業。
什麼是金融槓桿?
金融業人士用淺白的描述來解釋什麼是金融槓桿:如果借錢的數量是那根棍子,利率就是支點。這兩樣套加一起就會變成威力巨大的槓桿工具。本金越少,借的越多,槓桿的力量就會越強,同時利率這個支點的反噬作用也會越強。
加上槓桿之後,就會存在一個臨界點,這個臨界點就是成本和收益的比較,如果收益大於成本,則這個槓桿可以源源不斷地加下去,只要跌破這個臨界點,則會像雪崩一樣層層被碾壓,最後玉石俱焚。
槓桿廣泛的存在於各行各業,尤其以金融行業更甚。企業和個人在不知不覺間就成為槓桿的使用者,只是倍數不同而已。有槓桿的市場,就一定會有泡沫,很多時候,風險控制就是控制槓桿的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