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殘疾學生中,近3成曾被學校要求退學

此為示意圖,非文中所指涉之人事。(Getty Images)
此為示意圖,非文中所指涉之人事。(Getty Images)

【大紀元訊】
中國官媒報導稱,目前中國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偏低,在曾經就讀普通學校的殘疾學生中,近3成曾被學校要求退學。有評論認為,在殘疾兒童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方面,中國都存在嚴重不足。

中新網3月15日報導,目前,中國普通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接近100%,而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僅為70%左右。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在普通小學、初中隨班就讀和附設特教班,就讀的在校殘疾學生為23.96萬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總數的54.2%。全國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與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發布的《隨班就讀師資狀況和家長需求抽樣調查報告》顯示,曾經就讀普通學校的殘疾學生中,27%有被要求退學的經歷。

現居深圳的視障人士楊仁良,長期關注殘疾人權益。他3月15日晚間接受本台記者電話採訪時認為,中國殘障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真實比例,可能比官方公布的數據低得多。

「就算你聽到70%,這些東西都很不靠譜。為什麼不靠譜?因為很多殘障兒童根本沒辦法去拿到那個殘疾證。就算他拿了那個證,一些偏遠的地方,不是在一線城市,他也未必被統計得到。現在很多時候在國家層面,特別是開一些大會的時候,喜歡拿一些數據去說話,但這個數據很多時候都是非常粗糙的。」

報導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監事薄紹曄認為,中國的殘疾兒童教育與其它先進地區相比有很大差距。他呼籲在全社會推行,容納所有學生、反對歧視排斥的全納教育,讓殘疾兒童入學「零拒絕」。

中國政府2月23號發布新修訂的《殘疾人教育條例》,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與1994年發布的舊條例相比,新條例調整了中國殘疾人教育的目標和理念,提出殘疾人教育應當提高教育質量,積極推進融合教育,優先採取普通教育方式。

楊仁良認為,儘管中國官方近年來加大宣傳「融合教育」、「全納教育」,但並沒有真正落到實處,中國的很多普通學校仍在以各種理由拒收殘疾孩子,而很多被普通學校拒之門外的殘疾兒童,也無法進入特殊教育學校接受教育。

「特殊教育學校,偏遠的地方,可能只有市里才有特殊教育的學校。這種學校的密度比較小,而且從遠的地方過去成本就比較高。」

中新網報導說,目前在中國,大多數普通學校開展全納教育的資源不足,特別是專職的特殊教育教師配置嚴重不足。例如,廣州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總人數為1,947人,配專職特殊教育支持的資源教師為54人,師生配比為1:36。普通學校也沒有建立起系統針對所有教師有關全納教育的持續培訓體系,部分普通教師把接受特殊需要兒童視作負擔,導致全納教育無法落實。

談到中國殘疾人的教育問題,廣州平機中心負責人程淵表示,「中國的殘障教育,最根本性的問題在於,中國是一種醫療模式。它首先認為殘障人士是有殘缺的、是有問題的。按照中國簽署的《殘疾人權利公約》的表述,其實不是我們社會要獻愛心給他們,而是只是殘障人士和正常人士有不同而已,殘障人士有特殊需求而已。而如果社會沒有為他們的這些特殊需求,提供合理的便利或者無障礙,那麼是社會沒有盡到責任,而不是殘障人士本身的問題。」

報導說,目前中國特殊教育人才儲備不足,特教專業高校師資嚴重缺乏,2016年全中國特教專業只有來自8所高校的50名碩士畢業生,加上8名博士生總共不超過60名。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延伸閱讀
失聰女童 種出冠軍蔬菜
2013年10月20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