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府井大街 有王府也有井
王府井是北京一條有名的商業街,到北京的人都會走訪王府井。這條聞名的古街有700多年的歷史,歷經滄桑,見證了北京城的歷史變遷,同時也蘊藏了許多傳奇,包括「王府」和「井」的故事。
一網友在社群網站發文:「王府井大街,是我們到中國北京後第一個逛街的地方。行前,對它有著無限的想像:胡同裡的房舍、王府的氣派、老北京的店家⋯⋯還有那街口的井。真正來到王府井大街,老實說有點小失望,原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裡早就成了一條熱鬧現代化的購物街,老北京味已不在。」
雖然王府井這條古街已經失去原有的古風古韻,但是其歷史故事還在民間流傳著,人們仍不能忘懷其原有的「味兒」。
王府井大街上的「王府」
王府井大街本名「十王府街」,亦稱「王府街」,因明代這條街上有10座王府、3座公主府,清依明制,亦在此街上建王府,據中國古建築學家朱啟鈐先生回憶,10座王府中以豫王多鐸府最大,今協和醫院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連帥府園箭廠當年也包在其中,乃王府衛隊的操練場。多鐸戰功卓著,是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地位特別尊崇,故清代多稱此街為「王府街」。
不過這條繁華街道的前身曾是個荒涼的小村落。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後,這個小村落才開始熱鬧起來。元朝中央三大衙署中的樞密院和御史臺就分布在這條街上,當時便有了「丁字街」的稱呼。而王府的由來就要從明成祖朱棣說起。
明成祖朱棣決定要遷都北京後,便在北京大修土木,重新修建了北京城。朱棣從南京遷都北京有多重考慮,但他手下的那些王爺們卻並不想離開。為了安撫這些王爺,朱棣在這條街上建造了十個王府,該工程從永樂十五年(1417年)動工,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底完成。
據《明成祖永樂實錄》記載:「永樂十五年六月,於東安門下東南,建十王邸,通屋為八千三百五十楹。」10座王府建有8,350間房子,平均一座王府有835間房子,可見其規模是相當的大了。
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不久,宣宗繼位,並在北京城裡又建了幾座公主府。據《宣宗實錄》記載:「宣德三年四月,新作公主府三所於諸王府之南。」這裡面雖然沒有詳細的記錄公主府的建設規模,但可以肯定的是,其氣派不會次於十王府,並且緊挨著十王府。
到了清朝,清兵入關,皇帝按照戰功,將十王府街的王府分給了新的王爺。新的王爺可不止十位,於是十王府街改名為王府街。雖然還是王爺們住的大街,但相比明朝時期,此時的王府街更為清冷,因為按照清初規定,北京內城為八旗駐紮,不允許漢人居住。
王府井大街上的井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因街的南端有一口甜水井,故與王府合稱,改名為「王府井」。
據光緒十一年《京師坊巷志稿》記載,當時北京內外城共有1,258口井,絕大多數是苦水井,做飯不香,洗衣服不乾淨,洗頭髮黏手,甜水井是稀缺資源,故名聲特別響亮,根據清代地圖,此井為該街唯一的一口井。
關於這口甜水井,還有這麼一個傳說。據說在清朝後期,王府大街的一位王爺在自家王府中打了一口井。這口井出來的井水非常甘甜,這口井是王府街上唯一的一口甜水井,王爺自然把這口井當寶貝供著。
有一年,北京大旱,很多井都打不出水來,唯獨王府中的這口甜井依然保持著甘甜的井水。王府看門的是一個心地善良的老人,他看到四鄰百姓沒有水吃,便讓人們到王府中的這口甜水井打水。
此事被發現後,王爺便怒氣沖沖地把老人叫來審問。老人笑眯眯地回答說:「我讓窮人們取水喝,是為王爺著想啊。如果附近的人們都渴死了,哪還有人給王爺家幹活呢?」王爺聽他這番話,覺得有道理,也就不追究了。
於是,來王府井取水的人越來越多,除了附近的居民,住在遠處的人也聞風前來。誰也不知道王爺家的這口井救了多少窮人的命,慢慢地人們就把王爺家的這口井稱為王府井。
王府井的英文名--莫里遜大街
民國四年(西元1915年)12月20日,袁世凱下令將王府井大街命名為「Morrison Street」(莫里遜大街),因為英國《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喬治.莫里遜在該街西側的100號(今271號,已拆毀)居住。
莫里遜是澳洲人,著名記者,1894年來中國,後被《泰晤士報》聘用,1897年起他長住北京,經歷了義和團運動等,1912年被袁世凱聘為總統政治顧問,曾反對袁世凱稱帝,1919年以北洋政府代表團顧問身分出席了巴黎和會。
莫里遜在王府井大街上住了很多年,由於他在西方知名度很高,當時外國人又記不住「王府井」這麼複雜的名字,故地圖上標為「莫里遜大街」。王府井大街南口路西店鋪的牆上釘有「Morrison Street」英文街名牌,該牌從1915年一直掛至1948年。
民國四年的《北京四郊詳圖》將該街分為三段:北段從今五四大街到今燈市口西街稱「王府大街」,中段從今燈市口西街到今東安門大街稱「八面槽」,南段從今燈市口西街到今東長安街稱「王府井大街」。
1965年北京市將南段稱「王府井大街」,北段將八面槽併入,統稱「王府大街」。文革中,將兩段合併,改稱「人民路」。1975年,更名為「王府井大街」,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