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被列入大學科系?(下)

⊙顏丹
接上文
或許,上述開設「電子競技」科系的大學已經考慮到這一點,於是便將其錄取方式設定為「藝術類招生」。可見,為了招攬學生,校方一方面再度降低招生門檻,並允許該科系與此前一直開設的「遊戲設計科系」共享師資;另一方面,大學開辦的分校還為一些電競從業者、職業玩家頒發了「業界導師」的聘書,並讓其參與日後的教學活動。校方負責人對此表示,「職業玩家在教學過程中是『必要的補充』」,「有一部分實踐課程可以聘請電競界的資深人士」。

讓職業玩家當老師,所培養的也只能是職業玩家而已。說高端點兒,就是擁有大學文憑的職業玩家。這種顯而易見的培養方向與文章開頭校方所表示的「並非是培養電競職業玩家」似乎是有點自相矛盾。從這種言行不一的表現中,作為旁觀者,我們卻不難發現,如今中國的大專院校,無論其名聲多大,都已然喪失了引導社會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具備了被社會所引導的本能反應。

從影響就業市場發展為受其影響,從本該致力於學術的教育機構變身為奸商,這就是今時今日中國的一眾大學普遍給自己的定位。之所以稱其為奸商,正是因為大學教育的意義向來不該以市場的冷熱為參照,在獨立、自由精神的教化之下,所培養的人才也定然不需要看市場的眼色。然而如今,中國這些大學卻看上了「電子競技」這個在市場中誘惑力與日俱增的蛋糕,並且迫切的想要從中分得一塊。也正是為了達到這樣的目地,才美其名曰要「培養人才」。

就像當年在「擴招」的政令下,中國的大學竭盡所能的想要向所有的學生敞開大門,以致於在此後的十幾年中,各行各業差不多都被大學生所填滿。儘管大學文憑的含金量持續下降,但在求職者的應聘之路上,仍需要這樣一塊形式大於內容的敲門磚。作為出台「擴招」政令的官方,似乎也樂見大學能在就業市場中扮演這樣一個靠出售文憑來謀求生存的商家角色。因此,當「電子競技」成為今天市場中的新興行業時,又怎會例外的不將其納入「靠文憑就業」的模式當中?

只是這個以玩遊戲為核心的行業到底未來有多麼依賴文憑,相信無數玩家都會以實際行動來給出答案。在如今中國大學開設電子競技專業的奇葩現象中,人們所憂心的或許並不是玩遊戲的根本無心讀大學,而是中國這些本該致力於學術的大專院校仍在沿著相反的方向,捨本逐末的尋找著所謂的出路。殊不知,大學一旦失去了治學的意義,並開始淪為政治及所操控的市場的奴僕,那麼也就相當於是名存實亡了。(全文完)◇
延伸閱讀
大專註冊率揭曉 151科系所掛零
2016年12月29日 | 7年前
六成大學減招 台大也上榜
2016年12月26日 | 7年前
跑腿代拿快遞 陸大生月入上萬
2016年11月21日 | 8年前
逼學生晨跑 湖南多校APP點名
2016年10月20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