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認知」

 (Fotolia)
(Fotolia)

文/舒醒

人們平常在生活中總是會發表對事物的觀點,這些我們把它叫做人的「認知」。人也常常用「我認為……」這樣的句型來描述自己的心態和對外界的看法。所以可以說,「認知」是人內心對外物的寫照。那既然人的「認知」受自己主觀意願的控制,那什麼樣的「認知」才是最接近客觀真理的呢?

「認」,從言從忍,通過漢字的表意性我們可以推測,它的本意大致是要求人們在忍住(控制住)情緒時說出的話才叫「認」。仔細想想確實如此,人本來就是容易被情緒帶動的生命,當人們發表對一件事物的認識時,大多數是受自己後期觀念的影響,而非內心那個毫無情緒的自己的真實想法。古語云:人之初,性本善。即是說個人的真我是純善的,而隨著社會中各式各樣的污染,包括教育、見聞、生活經歷、性格等各種因素的長期作用,就形成了人的後期觀念。這種後期觀念大多數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並是維護人的自私特性的,因而就缺乏了應有的客觀性。那麼,人在這種不克制自己的主觀性下發表的「認知」,能說它是正確的嗎?

比如,當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時,人們都愛對另一方產生負面認識,甚至說出很多惡毒的話,為對方貼上很多不好的標籤。但是,被負面評價的人就真的是那樣不堪嗎?事實並非如此,恰巧是人們為了保護自我不受傷害,希望在爭鬥中占據優勢,所以往往會採取貶低對方的行為來實現。

又如,當中共的江氏集團1999年發動對法輪功的鎮壓,以無恥的手段脅迫人們與法輪功劃清界限。很多人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就違心的人云亦云,對法輪功真相不聽、不看、不思考。以所謂的「隨大流」來代表自己的認識,連面對真相的勇氣都沒有。這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私」。

那如何才能做到克制私慾與情緒,做出客觀正確的認識呢?可以借鑑孔子的例子。據說孔子與其弟子周遊列國時,有一年鬧饑荒,大米異常珍貴。有一天顏回在廚房做飯時,孔子恰巧路過,他看到顏回正抓著一把米飯放進嘴裡。孔子當時什麼也沒說就走了。但走出廚房,孔子滿心的疑慮:顏回是一個最真誠正直的人,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到了吃飯的時候,孔子裝作若無其事的說:「感謝上天的恩賜,我們先用這米飯來祭奠一下神靈吧!」。這時顏回趕忙阻止,說萬萬不可,因為米飯被他偷吃過了。孔子問其緣由,顏回說:因為做飯時有灰掉到鍋里,弄髒了米飯,但又覺得丟掉了可惜,所以就把弄髒的米飯抓出來吃掉了。聽完顏回的陳述,孔子感到很慚愧,因為他竟會因一個表象就懷疑這個他最得意的學生。但幸運的是孔子當時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沒有立刻做出判斷,而是用一種巧妙的方式驗證了真相,從而做出正確客觀的認識。

孔子被譽為聖人。聖人之所以是聖人,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克制自己的私慾與情緒,讓本性中的善念起主導作用。若此事換成一般人,或許會當場就指責顏回,因為「眼見為實」。但帶來的後果不僅是沒有做出客觀正確的認識,反而會傷害他人,激化矛盾。因此,人要懂得忍、要學會克制觀念,讓人的本性(善)做主,那樣做出的「認知」才是最接近事物本質的。

延伸閱讀
願人好你才好
2017年01月16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