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獻登記」難掩「活摘」黑幕

⊙顏丹

近日,中國各家網媒都在紛紛報導一則與「器官捐獻」有關的新聞。在新聞中,支付寶效仿Facebook、蘋果,於12月22日在中國開通了首個上線「器官捐獻登記」功能。文章說,「『器官捐獻公眾意願調查』顯示,83%的參與調查者願意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但超過一半人不願登記是因為『不知道在哪登記或手續太繁瑣』」。而如今,這種「將互聯網與器官捐贈登記結合在一起」的方式則被視為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由於這種「上線登記」只需要器官捐獻者申請成為支付寶用戶,然後進行簡單的蒐索、登記,「整個過程不超過10秒」,就可以把自己的意願傳遞出去;因此很快有資料顯示,「一天半的時間裡,新增的器官捐贈登記人數已經接近2.7萬人」。看來這種辦法的確能為那些想要獻一份愛心的捐贈者們提供極大的便利,也可看出中國的器官捐獻率打從2010年正式開始啟動時的百萬分之0.03到2014年的1.24,再到如今的2.03,一直處在世界末位、且提高緩慢的緣由,並不在於民眾缺乏奉獻精神,而是與手續繁瑣、管道單一、管理不善等一系列的官方作為有關。

若非如此,這種關乎救助生命的事業也不至於在中國被耽誤了若干年,直到從Facebook、蘋果的創意中獲得靈感,才開始於近日著手展開。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將人們的視線只聚焦在「捐獻」上的途徑和方式,究竟又能讓多少器官需求者最終尋得器官、成功獲救呢?在中國,器官從供體成功移植到受體,難道真的是只要有人捐,就能實現的嗎?

這裡首當其衝要揭示的一個問題,就是供體與受體的配型問題。有資料顯示,「在器官配型方面,相同血型匹配的比例在30%左右」;「從醫學角度說,直系親屬之間HLA(人類白細胞抗原系統,Human Leucocyte Antigen)完全配型的概率是50%」;「而一般陌生人之間的配型概率在20%~30%之間」。而在中國,目前移植界提供的非直系親屬的配型幾率正是「20%~30%」,這與上海第一人民醫院某移植泌尿外科主任在接受陸媒公開採訪時所提到的數值完全相符。事實上,若按照更嚴格的匹配要求,這一概率可能更低。

也就是說,在「器官移植」這種需要達到供需匹配、並且要等到捐贈者心臟死亡後才能完成的臨床事務上,決不是僅靠「人多力量大」的思路就能解決問題。然而,與完成移植手術的苛刻條件呈現出巨大反差的,是中國被曝出的在短則幾個星期之內,就能找到配型合適的供體來源的驚人事實。難道說,如今在中國,有人提前幾個星期就知道誰會死?甚至剛好知道,有哪個器官需求者與之配型合適?(接下文)◇
延伸閱讀
中共軍改 17省級常委無軍方代表
2016年12月25日 | 7年前
中國共產黨定將亡於「活摘」暴行
2016年12月22日 | 7年前
羅宇:中共專制的時間不會再多了
2016年12月22日 | 7年前
羅宇:中共專制的時間不會太多了
2016年12月21日 | 7年前
搶奪潛航器,北京對川普玩老把戲
2016年12月20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