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2016年十大財經新聞(下)
為了鑑往知來,大紀元特別歸納了2016年十大財經要聞,接續上週,本週將繼續詳述解析包括全球貿易緩增和反全球化趨勢、德意志銀行危機四伏如雷曼第二等2016重大財經新聞如下︰
6.全球貿易緩增和反全球化趨勢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2016年全球貿易量僅成長1.7%,創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小增幅。該組織還公布了前10個月內,G20國家共出台了85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並呼籲各國放棄貿易壁壘。
對此,全球航商「春江水暖鴨先知」,韓國韓進海運於9月宣布破產,而近兩年虧損超過5千億日圓(約新台幣1357.5億元)的日本三大海運公司--日本郵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也正商討如何合併集裝箱業務來共度難關。代表航運景氣的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今年2月跌至290點的歷史低檔,近期雖反彈至1,200點,但距離2008年的1萬1,793點高峰仍差距頗大。
現在,隨著川普具有保護色彩的貿易政策即將出台,不但北美貿易協定(NAFTA)前景堪憂,日本政府看重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在談判7年後恐將難產,在這波川普主導的「反全球化」趨勢下,全球貿易的寒冬或許就要來臨。
7.德意志銀行危機四伏如雷曼第二
2016年全球金融市場的一顆巨大的未爆彈是歷史150年的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的破產危機未除。根據財報,德銀2013年持倉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約合75兆美元,為德國1年GDP的20倍。該銀行2015年底負債1.75兆美元,同年虧損68億歐元(約新台幣2,274億元),2016年又遭美國當局重罰140億美元。
德銀股價由2014年高峰50美元起跌,近月跌至11美元歷史低價,目前已反彈至15美元,從股價表現研判仍未脫離危機警報。這個被市場視為「雷曼第二」的德銀經營危機威力不容小覷,或許將持續困擾2017年的金融市場。
8.富國銀行爆偽造帳戶醜聞
富國銀行的「帳戶門」醜聞中,被偽造的客戶帳戶多達200萬個,涉案的5,300名員工已遭解職,超收的客戶年費等開支約達260萬美元,該銀行因此痛失全球最高市值銀行的桂冠。執行長斯頓夫(John Stumpf)被迫下台,其4,100萬美元的未歸屬權益獎勵(unvested equity)也被公司追討。
醜聞爆發後的10月分,富國銀行消費者開設新往來帳戶數量立刻現出原形,同比驟降44%,按月跌27%。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監管當局正考慮對涉及詐欺客戶和違反銀行法的銀行祭出更嚴厲的制裁措施。旗下公司為富國銀行大股東的巴菲特也指責該銀行使用「令人腐壞」的銷售目標而導致犯下可怕的錯誤。
9.OPEC聯合減產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今年來一直有意透過「凍產」或「減產」的方式刺激油價上漲,但前幾次雷聲大雨點小的關鍵點是禁運剛被解除的伊朗不願配合,直到11月底沙烏地阿拉伯妥協,並主導OPEC和其他產油國聯合發布每日減產120萬桶的好消息,為8年來首度達成的減產協議。油價當日聞訊衝高逾8%,近幾日已站穩50美元,後市或易漲難跌。
對於這次的減產協議,市場仍有人擔心向來貌合神離的部分產油國會「偷跑」增產,但樂觀者認為若順利減產將使油市提前在2017年下半年達到平衡。若果如此,美國頁岩油可望加速增產,明年日產量將超過900萬桶,從而增加相關行業數千甚至上萬個就業機會。但高油價也有後遺症,非產油國的新興國家恐在2017年面臨輸入型高通膨的難題。
10.美國跨國企業遭歐盟重罰
歐盟8月宣布,蘋果公司和愛爾蘭政府之間的優惠稅率協議涉及不公平補貼,判定前者需補稅130億歐元(約新台幣4,348億元),創下歐盟史上最高金額補稅紀錄。另一方面,法國稅務當局也針對蘋果子公司開出4.22億美元罰單。其他像麥當勞、亞馬遜和星巴克等美國知名企業也都面臨金額不等的歐盟補稅問題。
此外,歐盟還針對美國科技大廠的壟斷問題祭出高額罰款:行動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n)或將面臨歐盟25億美元的罰款;而涉及濫用手機作業系統安卓(Android)市場地位的谷歌公司(Google)也可能被歐盟起訴,市場估計罰款恐高達30億~70億美元。
美國大型企業遭遇歐盟的巨額罰款,除凸顯美商過去行之有年的避稅管道逐漸「此路不通」之外,也顯示歐盟當局在各國財政困窘和保護主義盛行下,已視現金飽滿的美國跨國大企業為待宰的肥羊,而歐盟的頻繁查稅,也可能使美國企業藉川普新政的減稅政策而積極地將預估達2兆美元以上的海外藏錢匯回美國。(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