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寶寶」返美 美媒:小朋友真不容易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160公立學校,即威廉‧T‧薩姆森學校(William T. Sampson)就讀的1,400名學生中,80%的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英語或最近才學會講英語。這些學生一部分來自墨西哥、波蘭、俄羅斯和巴基斯坦,但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其中83%在家說中國方言。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學生當中的3分之1,其中幾乎是整個幼兒園(Kindergarten)的學生今年才剛剛到美國。大多數這些新近才到美國的學生,都來自中國新移民家庭,他們在嬰兒時期被送回中國的親屬家裡撫養,直到4、5歲時才被接回來美國上學。
該校的家長協調人瑪麗‧朱(Mary Chu)表示,這樣做,雖然可以讓孩子的父母能夠出門賺錢,並將來美國時欠下的債務還清,但卻讓孩子因此面臨一個嚴重危機——幼童因為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改變,造成心理和情緒雙重衝擊。他們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熟悉。
該校的社工派屈克‧蘇(Patrick So)表示,這種情況在160公立學校非常普遍。他最近曾在學校問過一位華裔母親:「六年裡你見過孩子幾次?」對方回答說:「可能一起待過幾個月。」
在新學年剛開學的幾天,瑪麗‧朱花了幾天的時間在辦公室打電話給家長,有時候甚至同時接聽兩個電話,一邊用英語、一邊用普通話在跟不同家長對話,有時候她也會用廣東話或者台山話,甚至蹩腳的福建話與家長對話。
面對這些連自己的父母都不熟悉的孩子,該校校長魯索(Margaret Russo)表示,除了跟其它紐約大多數公立學校一樣,孩子能夠獲得免費午餐之外,學校還為他們開辦了音樂、藝術等培訓班,讓家長能夠在一個無干擾的環境下陪伴孩子,增進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
而作為學校社工,蘇還為家長舉辦培訓班,教他們如何管教孩子,如何與孩子交流等技巧。
該校家長協會的會長陳文明(Wenming Chen,音譯)表示,她和丈夫在兒子不到1歲時將他送回中國撫養,跟她的公婆在一起生活。她和丈夫定居在紐約市之前,曾在俄亥俄州、密西根、里士滿和芝加哥等地工作,還清了為,來美國而欠下的債務。
但當她的兒子從中國回來的時候,情況「很不好」。在中國生活期間,兒子處在危險水平的重金屬鉛環境下,至今仍落下了「學習障礙」的困擾。
陳女士說:「我第一次再見到他時,他的眼睛一片空洞。」她現在和丈夫又有了一個女兒,目前在附近幼兒園上學。因為兒子的前車之鑑,她拒絕將女兒送回中國交由他人撫養。
報導稱,校長魯索及其他教職工正努力搭建與學生家庭之間的橋梁。今年8月,朱女士組織了一項特別活動,與校長魯索以及另外幾名老師去了一趟中國,希望藉此機會更好地,理解他們學校的社區。魯索說,學校教職員工花時間去了解他們的祖國和文化的舉動,似乎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認同。此次中國之行還讓參與其中幾個人得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們的經歷。
其中五年級的教師福克斯(Debra Fox)表示:「你不會說當地的語言,你必須依靠他人,得去想辦法,」「你意識到他們一定很不容易。我一直知道這一點,我們一直都知道的,但當你親身體驗的時候又是一回事。走進一家商店,只能微笑(打招呼)。」
「這會讓你意識到,這些小傢伙有多麼不容易。」
這些出生在北美卻在中國長大,到讀書時又回到北美的孩子,還有一個專門名字叫「衛星寶寶」——像衛星一樣被送走,過後又回到原點。
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的臨床心理學家伊馮娜‧玻爾(Yvonne Bohr)博士和研究人員們自2006年起,開始研究這類經歷過「分離」(Separation)的衛星寶寶行為。
玻爾表示,嬰幼兒有非常豐富的感情生活,需要由他們能信任並有信心會保護他們的人照料。嬰兒對分離的調適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照顧他們的人對他們情緒反應的敏感度。
研究發現,通常這些衛星寶寶「在回到父母身邊後,由於憤怒及困惑,部分衛星嬰兒難以調節自己的情緒,而出現行為上的問題」。也有衛星寶寶「可能會變得特別順從乖巧以討好他們新生活中的大人,因為,他們有不安全感,這些孩子們有在未來發展成憂鬱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