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入睡影響心臟健康
醫學研究發現,對健康來講,何時入睡和睡眠時間長短一樣重要。這個結果和傳統養生所倡導的「起居有常」相吻合。
據美國德拉瓦州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近日報導,該校與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德雷克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及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 (University of Arizona College of Medicine)合作,檢測約44萬名年齡在40~69歲英美成人的睡眠習慣、平時的鍛鍊、飲食情況等日常生活習慣,發現入睡時間和心臟健康有關,如早起早睡有益於心臟的健康,而睡眠時間長和睡眠不足都對心臟健康不利。
入睡最佳時間成關鍵
科學家為了研究睡眠對心臟健康的影響,將睡眠時間的長短分類,如將睡眠不足6小時定義為睡眠少,7、8小時為睡眠充足,9小時以上為睡眠時間長;以及睡眠習慣分為早睡早起、早起或晚起以及夜貓子型。之後,科學家了解試驗參與者每天的鍛鍊情況、使用電腦或看電視的時間長短、每日進食水果蔬菜的量以及每日吸菸量。
德拉瓦州大學的醫學家弗瑞達.帕特遜(Freda Patterson)說:「試驗結果告訴我們,危害心血管的行為習慣不僅有睡眠不足,還有睡眠時間長。」 這個結果與現在的睡眠健康觀點不同。帕特遜解釋:「我們經常被告知要想健康就要睡眠時間長,其實這種說法過於簡單。早早上床休息、充足睡眠才是對心臟健康更有益的。」
帕特遜表示,人們都知道精力充沛的人通常有良好的睡眠習慣,而不注重睡眠好習慣的人精力不足。
與傳統養生觀相吻合
這項實驗的結果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養生概念相吻合。據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的〈上古天真論〉論述,人的飲食、睡眠及日常活動要有規律、不能貪圖逸樂、不能工作忙碌無度,叫做「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才能少得病,經常保持健康。
對一般人來說,應該早睡早起。「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意思是太陽落下進入黃昏的時候,人應該減少活動,準備休息睡眠;凌晨太陽升起的時候,人應該起床而不貪睡,開始一天的活動。而且,《黃帝內經》講究每個人的睡眠時間應根據季節及年齡、身體狀況稍作調整。對於老人、小孩及體弱的人可以適當增加睡眠時間和次數,如有午睡。
按季節不同睡眠有分別
一般人,在春季可以早睡晚起一點,因為這個季節的生命現象如同剛發芽的幼苗,需要多多休養;夏季可以晚睡一點早起一點,因為人在這個季節的生理特點是身體能量活動很強,精力是一年中最充沛的;冬季可以早睡晚起,因為這個季節自然萬物在積蓄能量,人也要順應自然規律,盡量減少活動,不浪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