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政府身兼莊家、裁判及大玩家(下)

⊙何清漣
接上文

二是房地產業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早在2009年,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公開表示,房地產業占到GDP的6.6%和1/4投資,直接相關產業達60個,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直接命脈。

可以說,在中國,唯一比房地產投資更大的是製造業,房地產投資一般占總投資18%、19%,而製造業占到總投資的35%左右。考慮到製造業包含了所有第二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而房地產業僅屬於第三產業的一個子行業,與第二產業任何子行業投資占比相比,房地產投資的占比都大得不正常。數據顯示,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高達24.1%,對於關聯產業的拉動效應約為2倍。一旦房地產市場出現大波動,依靠房地產的幾十個行業都將受到無法估量的損失,甚至可能讓失血嚴重的中國實體經濟崩潰,不僅會導致大量失業,還會導致中國人財富嚴重縮水。

據〈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在中國家庭的人均財富中,房產淨值的占比為65.61%;而在城鎮和農村家庭的人均財富中,房產淨值的比重分別為67.62%和57.60%。

如今實體經濟一片狼藉,房地產再垮下去,你讓中國政府怎麼辦?因此,央行必須做莊家,不斷發鈔,即向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商與購買者發骰子,讓他們對賭。輪盤停止,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立刻顯現,金融危機隨即到來。

中國房地產成了政府的貨幣儲水池

最近有幾篇文章為中國房地產發展辯護,說中國房地產特殊,與他國不同,意思是不會崩盤。這話聽起來荒唐,但如果從中國的政治邏輯來看,卻能成立。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中國房地產必死無疑。中國房市的走勢依託於信貸、大量流動資金和債務,結果是造成中國信貸GDP比奇高。自2008年以來,中國的社會融資總量規模迅速擴大,從2008年的120%上升到2015年的200%,行內預測2016年底這一比率將超過250%,全球冠軍非中國莫屬,遠超位居第二的七國集團(信貸GDP比為120%)。

算起來,世界各國房地產泡沫約出現過上百次左右,最近20年當中,曾經雄踞世界GDP總量第二的日本、第一的美國就都發生過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的崩盤,只是日本是氣泡慢慢癟下去,而美國則是瞬間崩盤(因為美國崩盤太劇烈,以至於英國早大半年發生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根本不受注意)。從經驗觀之,盛宴必散,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早晚有破裂的一天,只是如何死的問題。

但從中國政府的角度看,房地產崩盤的後果很嚴重,第一塊倒下的骨牌就是引發地方債務危機,緊接著就是金融危機。所以,在政府看來,房地產是傾政權之力必救之地,去年新增貸款11兆(人民幣,以下同),絕大部分進了房市,今年仍然繼續去年的狀態,而且可能超過去年(僅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就高達9,487億元)。因此,可以預期,只要中共央行還在繼續放水,房價就會持續上漲,因為中國不缺投機者,政府的限購令只會人為造成一線城市建案供給緊張的假象,讓中國人不惜離婚也要賭上一把。

一些專家建議政府要想辦法為房市降溫,控制房價。這些專家是從長遠考慮,從市場角度考慮,但他們的考慮重點顯然與中國政府不同,當局考慮的是政府的錢袋,要保持錢袋飽滿,就得玩龐氏騙局。在美國,龐氏騙局破產,那是因為玩家、銀行與政府(裁判)是利益不同的三家人。而中國不一樣,裁判是中央政府,莊家是央行,大玩家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要賣地,就得有小玩家願意借貸買房,源源不斷入局。

中國的房地產已經成為中國央行的貨幣儲水池。用信貸支撐房地產市場,已成為中國政府的經濟維穩之道。這種方式最惡劣的後果是通膨。但通膨的過程只是一個稀釋社會財富的過程,沒有外來軍事威脅與內部難以壓制的反抗,並不會直接導致政權垮台,比如津巴布韋的惡性通膨比中國要高不知多少倍,但也沒有導致政權垮台。加之中國政府早就發明了一整套控制市場的方法,比如限購、限售、限價,想用哪種就用哪種。一個政府兼做莊家、裁判及賣地大玩家的市場,泡沫可以吹得比當年的日本與美國大,其迴旋餘地也比他們大。——轉自美國之音◇


延伸閱讀
大學女生裸貸 無錢還竟賣身
2016年09月29日 | 7年前
陸全民炒房 製造業關廠跟進
2016年09月28日 | 7年前
河南小村莊 民扮軍人騙全國
2016年09月28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