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哭無淚 「最美野長城」被中共鋪成水泥路

中國遼寧省緩中縣一段野長城,竟被中共抹平變成一條水泥馬路。(網路圖片)
中國遼寧省緩中縣一段野長城,竟被中共抹平變成一條水泥馬路。(網路圖片)

【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

被稱為「最美野長城」、「第三八達嶺」的中國遼寧省緩中縣一段野長城,竟然被中共官方機構抹平變成一條水泥馬路,700年歷史建築盡毀。面對質疑,當地文物保護單位還宣稱此行為「合理合法」。 

萬里長城曾是中國古代最牢固的邊防設施,但如今,它卻無法抵禦風沙侵蝕和商業異化,正在自然和人為的雙重作用下慢慢消失。 

小河口長城是大陸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西元1381年),坐落在永安堡鄉西溝村一帶雄險陡峭的燕山山脈上,是遼寧與河北的兩省分界線,長約8.9公里,有31座敵樓、18座戰台、14座烽火台。由於雄踞於險峻的山嶺,所以又有「第三八達嶺」之稱。 

小河口長城由青磚修建而成,用白灰勾縫,城牆與台堡渾然一體、格外堅固,而且還建有能戰能守又能貯備軍用物資的敵台,其門窗也都雕刻著精美的花紋。 

「這段有700年的歷史,不僅野性、原汁原味,城樓的門窗還雕梁畫柱,鬼斧神工。而且森林植被特別好,遠眺,可以看到座座城樓,以及遠處的城市。」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兒」最近在「微博」分享了小河口長城被抹平的照片,照片顯示,這段長城在修復前確實相當破損,但仍看得出過去城牆的起伏;而修復後,整個長城的上面變得平坦無比,原有的磚石都被蓋在下面,看起來就像是一條水泥路。 

據《新京報》9月21日報導,2014年,這場備受爭議的修繕工程開始施工,綏中縣永安錐山省級森林公園管理處主任劉福生表示,「建築工人用摻著白灰和沙土的水泥,把城牆和地面抹成了一個水平面,看起來就像大白牆。」他說,現場的施工人員告訴他,來修繕是為了搶修,以防坍塌發生危險。 

劉福生說,修之前,地面確實有些石頭碎了,部分牆垛塌了,「但是本來也就一公尺多高,塌了其實並不危險,修完了也不超過兩公尺高。」 

3個月工程結束後,劉福生吃驚地發現,長城變成了一條硬化路面。最讓他理解不了的是,鋪在表面上的這一層特別薄,「用木棍一扎就露了,最薄的地方比指甲還薄。」 

不過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的負責人當表示,修繕方案從開始到最後驗收,都經過報備審核,一切程序都合理合法。 

有大陸網民留言稱:老祖宗就這點家當都被敗光了,還不如送到國外去;還有網民稱:這地若是日本或韓國占領,或是台灣管理,我相信不會有這事發生。 

據報導,著名長城專家、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表示,「小河口長城被砂漿抹平絕非孤例」,他認為類似此段長城修繕所有手續合規,結果卻破壞了文物風貌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全國長城修繕並無統一、可操作的標準。

長城的前世今生 

萬里長城並非始建於秦始皇,公元前七世紀左右,戰國時代的楚國便率先築城牆串連峰火台和城堡戒備來自北方的威脅,總長約5百公里,稱為「方城」。之後其餘戰國六雄也陸續在領地上修築防禦城牆,這些城牆就成為始皇修築萬里長城的基礎,當時修築的長城長約一萬餘華里,故稱之為萬里長城。 

中國歷代隨著版圖的變遷,長城的重要性也隨之不同。唐朝的國力超過長城以北,宋朝的領土在長城以南,元朝統治者自身即是北方遊牧民族,故長城相對之下都失去了禦敵的作用。自秦朝廣築長城後,直到明朝為了抵禦蒙古的侵略與應付東北女真族的崛起,才又重新重視長城的防禦功能,並再度大力修整長城。 

現代人所認識的萬里長城其實大部分是屬明朝長城,從河北山海關到甘肅嘉裕關,全長只有6千多公里。但若將目前存留下來的漢長城及少部分秦長城遺址連結起來,最東可達遼寧丹東,西則至甘肅玉門關,總長達1萬2千7百公里。 

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軍事防禦工程,與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瑪哈陵、羅馬競技場、義大利比薩斜塔、智利的復活島巨人群像和高棉吳哥窟等並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7年將長城列入文化類世界遺產。 

而這個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單體線性文化遺產,兩千年來的自然損毀和人為破壞,已經使得古長城生存狀況堪憂,被列為全球100處最瀕危遺址之一。 

有評論表示,相對於大自然的風雨侵蝕,人為的破壞最厲害。 

長城學會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最年輕的明長城中,人工牆體長度為6,259.6公里,目前保存較好的513.5公里,只有8%,還有1,961.6公里的地面遺蹟則已經消失了。 

政府行為造成的人為破壞 

2006年中共頒布實施《長城保護條例》,然而各地政府卻並不想限制財源滾滾的旅遊生意。有報導稱,「長城也和中國任何事情一樣,歷史和金錢相比,後者總是更為重要。」 

位於河北省寬城縣的喜峰口長城,既是歷史上有名的長城重要關隘,更是抗日戰爭時馳名中外的戰場,是國家劃定的保護區。由於靠近北京,遊客眾多,當地政府只圖眼前利益,為了興建加油站、停車場和遊樂場,竟然拆掉喜峰口北段的一段長城城牆。 

寧夏的靈武市,為了修橋、架路,竟把數百公尺長城夷為平地。 

陝西定邊縣,三條公路把長城破開了個三四十公尺寬的大缺口,公路「穿城而過」。 

河北省一家建築開發商為興建「紅峪山莊」,竟擅自破壞紅峪口段的萬里長城,挖走五公尺長的長城。肇事的開發商辯稱,此項目已獲得河北省和唐山市文物部門批准。 

古代明長城的精華段落位於距北京大約200公里的河北省萊源縣境內,威武雄壯,但這裡有十幾個小型礦井長期在長城腳下開採銅和鐵等金屬礦藏,最近的距長城不到100公尺。受此影響,這裡長城的主要牆體已經坍塌甚至消失。 

呼和浩特北部大青山的秦漢長城早前被礦業開發人員攔腰挖開,鑽井機直接架在長城上,探礦溝已經深入到長城的地基下面,雖經當局制止,但為時已晚。 

英國每日電訊報曾報導說,長城在很多區域多達80%的牆體已成廢墟,幾乎被夷為平地,很多地區的城牆已被打穿。長城當年歷經匈奴人和蒙古遊牧部落的洗禮仍屹立不到,如今卻因政府對它的忽視、投入不足和礦業開發而慢慢地倒塌。 

對此,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解釋說,礦業開採屬當地國土資源局的審批範圍,而長城保護是文物保護局的職責。因此,當很多礦業開採具有合法審批許可時,文物保護部門就無能為力。 

中華「神龍」正在消失 

建造在蜿蜒的崇山峻嶺上的長城,俯瞰像盤踞在中華大地上的巨龍,被人們認為是守護中原的神龍。

署名長城子的文章《長城、長江、黃河是中國龍》寫道,中國人都愛長城,長城的意義不僅在於它是民族的風骨和象徵,還在於它本身就是生命。他認為國域中道道綿亘的山麓龍脊和水的龍脈都是生命的表現。 

而秦始皇將不相連的舊城垣,連貫延建成這條綿延萬里的長城,形成了一條首起嘉峪關、尾至山海關的龍脈。文章認為秦始皇修建長城是秉承天意,目的是抵禦外夷、鎮守關塞和衛護中原。 

但是現在這個守護中原的神龍,被「西來幽靈」破壞殆盡,中華民族的龍脈被切斷。 

文章認為,除了長城,黃河和長江也是兩條龍,都是為了中原而存在。「神聖而莽蒼的崑崙山脈,多少神奇和奧祕!老子西去和王母的瑤池據說都和崑崙有關;崑崙發育了兩支神水,我們的黃河和長江。如果象傳說說的崑崙是龍穴,那黃河、長江就是黃、白之龍,它們攜來了天水養育我中華。」 

但如今的黃河,河床乾涸,幾盡枯去。長江也不能倖免,三峽大壩將長江攔腰截斷,建成後,多個湖泊消失,「湖床變草原」,這兩條龍如長城一樣正在死去。 

作者嘆道:長江的冤屈、黃河的哀傷、長城的憤懣、生態生靈的浩劫已致天怒人怨。三條護衛中華的神龍皆被「戰天鬥地」的「西來幽靈」毀掉,龍脈被毀,中原危矣!  

延伸閱讀
外媒: 中共憂北韓崩潰衝擊統治
2016年09月20日 | 8年前
周向陽案辯護詞 將成法制經典
2016年09月19日 | 8年前
湖南再巡視省「610」釋放的信號
2016年09月19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