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賽芙為何從巴西首位女總統落到被彈劾下臺
無論國土還是人口,巴西都名列全球第五,更無疑是南美洲的「大哥大」。但隨著該國首位女總統星期三(8月31日)成為首個被彈劾下臺的總統,巴西近期經歷的政治和經濟動盪再度成為全球的焦點。
被彈劾的大背景是拉美地區左翼勢力在政治上的沒落,而左翼在政治上的沒落根本是因為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讓拉美左翼政客「劫富濟貧」的執政模式難以為繼,也讓各左翼政府猖獗的貪腐再也無法隱藏。
羅賽芙並非巴西第一個面臨彈劾的總統,在1992年,巴西國會就曾啟動彈劾該國30年來首位民選總統科洛爾,不過和羅賽芙不同,科洛爾在彈劾程序完成之前就知趣的辭職下臺。科洛爾當時捲入巨大的貪腐醜聞,而且受賄的證據確鑿。
相比之下羅賽芙被彈劾從程序角度講則有很大的爭議。儘管民調顯示民眾對她作為總統的施政極為不滿,但很多巴西人認為在貪腐橫行的巴西乃至拉美政壇,羅賽芙算是相當清廉,羅賽芙並非因貪腐而被彈劾,相反她和支持者認為正是她大力打擊貪腐觸動利益集團而遭遇「國會政變」。
巴西參院星期三投票剝奪她的總統職位,但並未禁止她參政算是對她清廉的認可。
一切起因於經濟的崩潰
據BBC報導,羅賽芙2014年以微弱多數獲得第二個任期,然而一系列的經濟逆風和政治誤判讓對她的彈劾在18個月內從極不可能變成無法避免。巴西經濟在2014年就已經開始急速惡化,但在2014年的激烈選戰中,為爭取下層選民的支持,羅賽芙大力抨擊對手的財政緊縮政策,但上任後她的政策恰恰是她抨擊的那些財政緊縮措施。
這讓支持羅賽芙的選民感到背叛,而她的政治對手也抓住了這一點,巴西各個城市持續出現規模巨大的抗議人群。
而面對經濟困境羅賽芙束手無策,在消費和投資急劇衰退後,2015年巴西通脹飆升,數百萬人失去工作。巴西貨幣幾乎貶值到原來的一半,股市也崩盤來在7年的最低點。民眾的不滿越來越強烈。
政治誤判導致眾叛親離
在經濟不景氣中,一項貪腐調查曝光了國營巴西石油巨頭和政客們之間高達20億美元的利益交換,羅賽芙的多名親信被捕讓她的支持度雪上加霜。
但這時對她的彈劾依然不大可能,30多項彈劾要求被國會議長阻擋,但這一情況在她被揭露2014年競選期間非法操縱預算以隱藏日益增加的財政赤字後改變。
這一做法被指是羅賽芙為競選連任而進行的操作,但這直接導致了巴西債務危機的爆發和經濟信心崩潰。
去年12月開始,羅賽芙的政治前景急劇惡化,先是三名她所屬的勞工黨議員倒戈,迫使正在接受擁有秘密銀行帳戶調查的國會議長接受對羅賽芙的彈劾提議。隨後彈劾成為一場迅速演變的政治風暴。
2016年3月,羅賽芙執政聯盟的第二大黨民主運動黨(PMDB)決定撤回對她的支持,PMDB的黨魁,也是巴西副總統的特梅爾開始在幕後運作彈劾羅賽芙。
這時羅賽芙做出了相信是推倒最後一枚多米諾骨牌的決定,邀請自己的前任和政治導師盧拉進入自己的政府——這一舉動被指是為了給這位面臨貪腐指控的前總統提供法律上的保護。
然而羅賽芙和盧拉之間的對話被秘密錄音,這個錄音讓巴西法庭下令阻止了盧拉的任命,也讓羅賽芙走上了政治不歸路。
在最關鍵的4月17日國會下院投票中,她僅僅獲得了137票的支持,開啟了4個多月的彈劾過程(見附表),並最終讓巴西首位女總統成為首位因被彈劾而下臺的總統。
巴西選擇未來道路 拉美左翼勢力衰退
BBC分析說:巴西民眾和國會的參議員們都清楚,對羅賽芙的彈劾超出了技術層面上是否有罪審判,而是對巴西過去13年左翼執政道路的「審判」,是巴西走向何方的選擇。
BBC說:星期三宣誓就職的立場右翼的特梅爾是否能解決巴西目前的經濟困境和遏制猖獗的貪腐,將決定未來的歷史如何看待這次彈劾。
實際上,羅賽芙的下臺更深的背景是整個拉美地區左翼勢力的衰退。以1999年委內瑞拉前總統查韋斯上臺為起點,拉美幾個大國出現左翼浪潮,這些國家的左翼政府在全球經濟繁榮,對石油等原物料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出臺種種「社會主義」政策,然而去年以來,在經濟陷入危機的情況下,拉美諸國紛紛「變天」。
2015年12月7日,委內瑞拉國會大選落幕,右翼反對黨贏得壓倒性勝利,左派失去議會控制權。目前,反對派正力推罷免查韋斯「門徒」、現任總統馬杜羅的公投。同時,去年10月至11月間,南美第二大國阿根廷舉行國會大選,右翼「變革」聯盟領導人馬克里當選總統。此前,阿根廷也由左派執政了12年。
有分析認為,羅賽芙雖然本人可能還算清廉,也致力於打擊腐敗,但在經濟無法再搭全球繁榮順風車的情況下,左派經濟理念的弊端顯露無疑,經濟下滑則讓猖獗的貪腐再也無法被當作經濟繁榮的「必要代價」,「劫富濟貧」的施政再也無法欺騙民眾。
羅賽芙被彈劾對她個人而言可能是悲劇,但對整個世界來說,或許是一個必要的警鐘。
南美3國女總統 均深陷貪腐醜聞
多少是受到政府爆發貪腐醜聞影響,巴西總統羅賽芙遭彈劾下臺。與此同時,阿根廷前總統克里斯蒂娜.德基什內爾被控危害國家財政,智利總統巴切萊特一度高漲的人氣也跌跌不休,南美3國女性領袖最近似乎時運不濟,同陷困境。
據中央社引述「紐約時報」的報導,這三位女總統如今的處境與5年前大不相同,2011年時羅賽芙剛風光上任,克里斯蒂娜更是剛贏得連任,巴切萊特則甫結束首任任期,挾著高達80%的支持度獲延攬領導聯合國的機構,兩年後再當選總統。
曾為第一夫人的克里斯蒂娜2007年當選,成為阿根廷第一位民選產生的女總統。克里斯蒂娜的政府有多位高官涉貪,包括副總統都涉案,她雖然否認捲入醜聞,仍在卸任後遭起訴。
巴切萊特2006年成為南美洲第一位女性民選總統。巴切萊特2010年卸任時獲得超過80%的支持率,2013年再次當選總統,如今因媳婦捲入醜聞支持度重挫。
焦點人物:巴西新總統特梅爾
隨著羅賽芙彈劾案塵埃落定,新總統米歇爾.特梅爾(Michel Temer)星期三的頭銜去掉了「代理」二字——他從今年5月12日起代行總統職務,正式成為巴西新總統,他的任期將直到2018年底。即將滿76歲的他被視為一個精明的政客,努力避免成為焦點,但也從未遠離聚光燈。
和羅賽芙左翼的政治立場不同,特梅爾屬於中間偏右,他之前是巴西副總統。與美國總統、副總統同屬一個黨不同,巴西黨派林立,特梅爾今年4月5日之前一直是巴西民主運動黨的黨魁,該黨和羅賽芙所屬的左翼的巴西勞工黨組成執政聯盟。特梅爾就任終結了勞工黨13年的執政。
特梅爾是一個黎巴嫩移民的後裔,娶了一個比他小40歲的選美皇后。他目前已經開始將巴西「右轉」,包括提名一個清一色白人男性的內閣。
他的政策立場是重商,支持自由貿易,在剩餘的任期內,他預計將削減開支,促進投資,並改變前任羅賽芙試圖通過大型政府投資項目來提振經濟的做法——這一做法在羅賽芙任內徹底失敗。
儘管取代了一個被罷免的總統,但他同樣不受民眾歡迎,今年4月的一份民調顯示,儘管有60%的人支持罷免羅賽芙,但同時也有58%的人認為曾經是法律教授的特梅爾也應被罷黜。實際上,特梅爾本人目前也面臨彈劾的程序,在巴西的貪腐調查風暴中,他也被指控參與腐敗。
羅賽芙的彈劾之路
4月17日,國會下院投票決定是否展開彈劾,367對137票決定彈劾,需3分之2多數。
5月12日,國會參院投票決定是否展開彈劾,55對22票獲得通過,羅賽芙被停職,副總統暫代總統,需2分之1多數。
8月9日,國會參院投票決定是否起訴羅賽芙,59對21票決定起訴,需2分之1多數。
8月31日,國會參院投票決定羅賽芙是否應被彈劾,61對20票決定彈劾,羅賽芙被解職,副總統宣誓就職,需3分之2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