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光線強弱 調整生理時鐘
生理時鐘創造了人一天的規律,甚至可以說生理時鐘控制了人類的體溫、內分泌、自律神經等所有生理活動。鬥志與注意力當然也受到生理時鐘的影響。
自從愛迪生發明燈泡之後,即使已經入夜,人類還是保持著有如白天的活動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燈具的發明與進步,無疑大大推動了人類的文明發展。
但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奪走了現代人的睡眠時間。只有現代人才會熬夜看書、上網。
睡不飽會降低注意力,但我希望讀者了解一件事:就算睡得不是那麼糟,晚上燈光太強還是會對生理時鐘造成不良影響。有人認為「我晚上是在很明亮的地方做事,但是都有睡飽,所以沒問題」這種人特別要小心,因為你的生理時鐘很可能已經被打亂,並影響了你的注意力。
◆—為什麼白天不能躲在家,晚上不能開燈?
生理時鐘很容易受到光線影響,早上的光線會抑制人體分泌褪黑激素,這是幫助人類睡得安穩的重要激素,但是晚上暴露在強光下,會阻止人體分泌褪黑激素,人也就不容易入睡。
一旦褪黑激素分泌不正常,不僅影響大腦,還會影響所有細胞的生理時鐘。生理時鐘一旦錯亂,就會破壞整個身體(包括大腦)的平衡。這可不光是降低鬥志與注意力,還會影響身心健康。
讓我們檢討一下自己的生活環境。
室內與室外的照度有著天壤之別。室內燈光的照度頂多幾百勒克斯(lux),但是晴朗的室外照度卻超過一萬勒克斯,相差數十倍。晚上的照度問題更嚴重。夜間的室外照度頂多只有幾個勒克斯,代表我們晚上在室內開燈,照度會是室外的一百倍以上。而且近年來又推出數位顯示器,它發出的藍光會對眼睛與身體造成沉重負擔。
我們所在的光線環境可以說是亂了套,白天比室外陰暗,晚上比室外明亮,完全不符合自然規律。看來現代人的生理時鐘免不了要被打亂,再加上睡眠不足與壓力的影響,當然不容易專心。
◆如何控制光線強弱
現代社會的光線環境發生常態性的錯亂,讓我們保持在常態性的時差狀態下。如果長期錯誤使用光線,不僅無法發揮注意力,還可能變得容易生病。其實只要稍微用心,就可以製造對生理時鐘有益的光線環境,比如說白天燈光盡量調亮,最好能多出門或坐在窗邊,晚上則盡量把燈光調暗。
日常生活有很多小招數可以控制光線強弱。就算室內燈光沒有陽光那麼強,白天還是應該盡量把燈光調亮。例如像日本北部冬天陽光較少,或者西南部有梅雨季,那麼白天燈光就要盡量開到最亮。搭電車上班的時候,站在有陽光的窗邊最好。如果是搭地鐵,進站之前請多曬曬太陽,除了盛夏之外都應該多站在陽光下。
反之,晚上就應該盡量降低屋內照度,選擇亮度較低的燈泡,而且要小心電腦與手機螢幕所發出的藍光。我們可以戴上藍光過濾眼鏡,或者把螢幕的背景調成黑色,多少能夠減少藍光的影響。調整光線強弱就等於調整注意力的強弱,只要注意白天亮、晚上暗的原則,就能把生理時鐘調整為專注模式。
醫師的話:白天亮、晚上暗的生活可以打造優良的生理時鐘節奏
.白天搭電車通勤時,要站在窗邊
.晚上調低屋內照度
.電腦桌面改成黑色,手機螢幕亮度調低
摘自 《精神科醫師教你集中力》 臉譜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