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裡的中藥百本

黃耆(123RF)
黃耆(123RF)

文/胡乃文(台北上海同德堂中醫師)

十多年前,韓國拍了一部頗負盛名的連續劇《大長今》。這個故事裡面,宮女長今因為私自出宮被處罰到「多栽軒」,幫助研發栽培藥物及食物等植物。 

在多栽軒中,她成功的栽培了一種價值非常高的「百本」;但那些與商業利益團體掛鉤的官員教唆百姓搞破壞,把百本挖出來,為的是讓長今的栽培計畫失敗。劇中云,這個百本有「明國」商人勾結了朝鮮藥商掐住商業利益的團體;如果在朝鮮栽培成功了,可以減少許多的政府支出。 

中藥黃耆 

查《本草綱目》,記錄了在《名醫別錄》中,的確有百本這個藥物的記載;它在《神農本草經》的名字叫「黃耆」。多種不同的書籍有多種不同的名稱,可現在一般的叫法就是「黃耆」。 

黃耆,是非常重要的補益藥材。例如《大明本草》有,「黃耆,藥中補益,呼為羊肉」,意思是服用它的補益作用,就像吃了羊肉那樣,非常補身的。 

古時候,有人在寫黃耆兩個字的時候,會有俗寫成「黃芪」或誤寫成「黃蓍」(讀如失的音,有一種古時用於卜筮的草,名叫「蓍草」)。 

它為什麼叫做「耆」呢?李時珍說,「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 

它的補益效果是公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益氣處方中大量使用黃耆,例如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甚至清朝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中,黃耆的重量達4兩(四分之一斤,相當於150公克)。 

價高偽多 

補益效果高,又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生產的藥材,藥價很高就是當然的了。 

價格高的東西,做偽的可能性就大。古時,有以「苜宿」根作假的,因為它的皮折開了,就像綿一樣,和「綿黃耆」類似,很能「亂真」。分辨的方法是,「苜宿根堅而脆,黃耆至柔韌,皮微黃褐色,肉中白色,此為異耳」。 

黃耆的品質,有優質的也有差一些的。在《名醫別錄》中云:「黃耆,生蜀郡山谷、白水、漢中。二月、十月採,陰乾」。陶弘景認為,最好的是隴西洮陽的,它色黃白,甜美;比較次等的是黑水宕昌出產的,色白,肌理粗,新出產的甘而溫補。還有蠶陵白水出產的,有冷補效用,它的色理比蜀中出產的好些。最差的是赤色的,常常被俗方用作膏貼。 

如上所述,依照產地的不同,出產的黃耆也有優劣的不同;在《大長今》連續劇裡面,因為產地的關係,在朝鮮種植出來的黃耆呢,有黃耆的外形效用卻不一定和中原的一樣。就好像人參以東北吉林、高麗新羅出產的品質及效果好,其他地區出產的人參就差,是一樣的道理。植物的生長,選擇生態環境是滿重要的。另外,本草書籍中常見,當歸以秦產的好而川產不堪用;都是一樣的道理,屬生態環境問題。 

古書中說,黃耆本出綿上者為良,故名「綿黃耆」,並非因為它的柔韌如綿。王好古說,綿上,就是「西沁州」;西沁州出產的黃耆品質優良。 

黃耆,味甘,柔軟如綿,能令人壯,而作假的「苜蓿根」,它的味苦而堅脆,俗稱之為「土黃耆」,能令人瘦弱。所以在使用上,還是找信譽可靠的商家購買。 

黃耆補氣 

黃耆有補氣的作用,例如一個處方名叫「保元湯」,用黃耆、人參、肉桂、甘草,說是「男婦氣虛之總方」。去掉肉桂,成為「黃耆湯」,變成了「甘溫退大熱」的方劑了。如果這個黃耆湯加上升麻、柴胡、陳皮、當歸、甘草,成了日本醫界稱之為「補王」的「補中益氣湯」。黃耆10分、當歸2~3分,雖然是補氣的黃耆量大3~5倍,卻成了「補血湯」,古時的說法是「氣行則血行」,反而補血效用大了。 

補藥在使用上,是有一定限制的。現在醫學上稱之為「發炎」的毛病,一般說起來是不能用溫藥、補藥的。

可現代人認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發炎出膿的膿瘡,古時的名方「托裡黃耆湯」,卻利用黃耆的補性來「排膿托瘡」;中醫的想法認為,發膿或膿瘡破了的就已經是「虛病」。張元素對於黃耆的效用,說黃耆是「瘡家聖藥」,可以算是有高度讚譽黃耆特性的:「黃耆甘溫純陽,其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壯脾胃,三也;去肌熱,四也;排膿止痛,活血生血,內托陰疽,為瘡家聖藥,五也。」 

古時的傳統中醫用藥很注意藥物互相之間的作用,有「相須、相使、相反、相畏⋯⋯」的關係。古書記載黃耆和防風二者,就是「相畏」的;可在玉屏風散當中一起使用,李東垣解釋云「黃耆得防風而功益大,取其相畏而相使也」。還有,許胤宗治柳太后「中風口噤不能言」,因為口噤不能張口、不能服用藥物,乃將防風、黃耆二藥同煎,用煮出來的蒸汽薰,太后的病就好了。可見,用藥的神奇,在於醫家對藥物性能的全方位認知,能通權達變的醫師,治病效果就顯著。◇

延伸閱讀
施比受更有福 李英愛的星光回饋
2014年07月23日 | 10年前
李英愛不追究捐款 網友讚氣度
2014年07月13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