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了解的周瑜 萬人之英器量廣大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宋代大文學家蘇軾這首氣勢磅礴的詞作中提到的「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郎,正是三國時的風雲人物之一——江東孫權的大將周瑜。
或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將周瑜與「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聯繫在一起,但歷史的真實卻與之相反,周瑜不僅相貌英俊、溫文儒雅、飽讀詩書、精通兵法、深諳音律,而且器量廣大,年紀輕輕便有雄才大略,因此才被劉備稱為「萬人之英」。
羽扇綸巾的儒將
《三國誌》記載,周瑜出生在現今的安徽廬江舒縣一個世家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做過東漢的太尉(九卿之一),父親周異則做過洛陽令,可說是門庭顯赫。
身為名門之後的周瑜「長壯有姿貌」,意思是他身材高大挺拔,體格健壯,容貌俊美。不但如此,周瑜還能文能武。
史載,周瑜年少時就精通音律,彈得一手好琴,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後,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並立即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予以指點。由於周瑜相貌英俊,彈奏的女子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民間因此流傳「曲有誤,周郎顧」之語。自魏晉時代之後,「周郎顧曲」常作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現在各類詩歌、戲曲等文學作品中。唐人李端有〈聽箏〉詩讚道:「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精通音律、儒雅的周瑜,在軍事上也具有非凡的才能。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破虜將軍孫堅起兵討伐廢少帝的權臣董卓,並把家遷到了舒縣。孫堅的兒子「小霸王」孫策與周瑜同年,兩人志趣相投,情同手足。周瑜還將自家的一處大宅讓與孫策居住,並「升堂拜母,有無通共」。之後,周瑜與孫策合兵征戰,所向披靡,稱霸江東。
當時勢力較強的袁術很欣賞周瑜的才幹,邀請他到自己手下為將(當時的孫策名義上還隸屬於袁術)。周瑜看出袁術不是一個可以成大器的人,就找藉口回到了孫策身邊。孫策聽聞周瑜回來,親自迎接,並授其建威中郎將,撥兩千人和五十匹馬供其調遣。這一年,周瑜二十四歲,吳中人都很推崇他,叫他「周郎」。
此後,周瑜協助孫策四處征戰,在攻下皖地後,得當地喬家兩個女兒,都是國色天香。孫策娶了姐姐大喬,周瑜娶了妹妹小喬。郎才女貌,一時傳為佳話。
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以中護軍的身分和長史張昭共同輔佐孫策的弟弟孫權。張昭負責朝廷之事,周瑜負責領兵在外,抵禦外敵,開疆拓土。當時江東有「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說法。
忠心耿耿的周瑜在外領兵有方,接連殲滅寇匪一萬多人,並擊退了劉表軍隊的進攻。公元208年,在孫權決意討伐江夏後,周瑜被任命為前部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