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台灣味」?在華人社會裡,台灣很多DNA是無法取代的......
聽了一會兒之後,他們的思考邏輯和答案果然令我既意外又驚豔。對於歷史的脈絡,年輕人比起上一個世代顯然態度直接、坦率多了。他們認為,何不先承認自己是「混種」?台灣是個海島國家,先後經過荷蘭、西班牙、日本統治,人種組成也相當多元,各種新住民都有,並不是簡單的「中華民族」四個字就能全盤概括。於是最後得出一個粗略的共識:「先承認自己是混種,不要硬撐在某個樣子或所謂正統下,才能發展屬於自己的文化。所有聲音都應該被接受,再從中找到屬於台灣的樣子。」
從二十幾歲的青春面孔口中迸出「混種」兩個字,當下實在感到很有趣。但確實,先承認自己是誰,才能站出來說我們有什麼,才有接下來延伸文創產業這件事。
關於「什麼是台灣的樣子」或到底什麼叫「台灣味」?這當然是個抽象問題,不過,與其說答案重要,倒不如說是探尋的意識和過程,本身就具有意義。
電視節目《康熙來了》畫下句點的那個時間點,引起很多觀眾懷念,為什麼?深究起來,它跟其他節目的最大差異,是從台灣的大眾文化和生活型態出發,加上蔡康永與小S的獨特組合,創造出節目的專屬氛圍。事實上,不管是《康熙來了》,或是過去我們做《冒險王》、《台灣全記錄》、《草地狀元》,基本上都是從周遭的生活事物取材,只是在實際呈現上加進創意和變化,但根基都離不開在地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累積。
包容外來元素,也要深入了解自己本來所有
而我現在觀察到的危機是,台灣社會的包容性很大,外來元素的接納和學習度都夠強,卻不夠在乎自己一路以來的軌跡。當時間久了,集體記憶就更模糊了。於是本來該是優點的多元和開放,少了屬於自己的凝聚和論述,容易變成各種漫無章法的拼貼、模仿、急就章,或成為另一種現狀無法突破的理由。
如果能在自己的文化資產上多下一點功夫、多做一點功課,可能很多事都會不一樣。像韓劇、韓綜之所以流行,有些人會直接說因為他們製作費高,然而經費真是最大的癥結嗎?這些受歡迎的節目,一樣是從韓國固有的文化和生活素材延展出來,再添進趣味和原創性。因為有這些基礎,才能做得長久,別人想抄只能抄形式,卻抄不走內涵和影響力。
以台灣來說,美食有很豐富的底蘊,這就是個珍貴的生活文化寶藏,就算只是從中擷取一小塊,好好研究清楚,都可以發揮、創作出各式各樣的產品。關鍵只是有沒有人去做,還有投入的心力夠不夠深。
二○一二年開始,我們選擇台灣的獨立書店來演繹,也是基於同樣的想法。深入挖掘獨立書店的內涵,就知道它不只是個賣書的所在,背後有很多動人的人、事、物的故事。做了之後,不斷引起很多跨越國界的共鳴,比如有位法國朋友博磊就號召好友,耗時將近一年,將四十部《書店裡的影像詩》紀錄片翻譯成法文,陸續上線,讓我們非常感動。
認識台灣要快,愈晚會失去愈多
對於回頭認識自己、認識土地、認識文化,我發現愈來愈多年輕人比我們想像中更積極。原因是他們理解「我們一定要回來找」,只要肯去找就有機會。
年輕一代發自內心,知道不能依賴任何人,必須「自己的國家自己救」,這是非常好的轉變。剛好現在也有各種不同的機制、管道,不管是YouTube、Facebook還是群眾募資平台,讓個人可以和受眾直接溝通,不像過去一樣必須倚賴現有的產業結構。只要想做、有企圖心,資源就會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每個人都有實現、翻轉的可能。
我始終認為,在華人社會裡,台灣有很多獨特DNA是無法取代的。當每個人都對它更在乎一點、再多發掘一點,不見得要特別去框住何謂「台灣味」,也不需要一個標準答案,台灣的面貌就會自然出來了。
本文出自:天下雜誌《創意,然後呢?》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