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土地荒蕪 陸農村早已衰敗

農民種糧收益低,農民寧願挖煤也不種糧食。圖為中國大陸農村一景。(Getty Images)
農民種糧收益低,農民寧願挖煤也不種糧食。圖為中國大陸農村一景。(Getty Images)

文/記者周慧心

2015年一份湖南鄉村實地調研的觀察札記目前於中國網路熱傳。作者王君柏用其筆墨展現了凋敝中國農村的一角。

文章稱,1985年左右,村裡一共有132人,老中青搭配合理,青年人所占比例差不多是一半。但目前長期居住在村子裡的只有54人,而且基本以老幼為主。在這裡人們談不上什麼希望,老一輩無可奈何地生活在這兒,幼輩到15、6歲也會離開。

另外,土地荒蕪少有人耕種。全村的水田,插秧的面積不到1/10,逐步都改為種玉米,村民水稻不夠吃就到鎮上買。而旱地的種植方式已經全靠除草劑和農藥,這樣連續多年種植,田地退化,莊稼產量大減。最後連用簡單的方法去種旱地也力不從心,村民們就種下茶葉或油茶,表示這田地還有主人;而田中肆意生長的樹木,造成農田莊稼光照不足,林中各種大小動物與人爭奪糧食。

目前,農田還有老一輩村民苦苦支撐,往後年輕人不會種地,村莊的衰落將不可避免。除此之外,文章還提到失去傳統文化的當今農村,孝道消失、兩性關係混亂、婚姻不牢,再加上農村環境汙染嚴重,癌症村林立種種問題,作者認為,鄉村的衰敗是一個趨勢,並且越來越嚴重。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如果任鄉村衰敗下去,將來後果會非常嚴重。

現在中共當局也看到農村的衰敗,但它沒有解決的辦法。中共自己的瞭望智庫,摘編了《中華讀書報》上〈鄉紳消逝後鄉村便不可避免的衰落〉一文,這篇文章看到了症狀:鄉村的衰落,也找到了病因:鄉紳消失了,但是它卻忽略了病根,就是中共摧毀了鄉紳。

時事評論員橫河認為,中國的農村是從1949年中共建政以後開始崩潰的,因為中國傳統農村的社會基礎,它是鄉紳統治,官府的統治是不下縣的,鄉紳統治至少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傳統文化的承傳,還有一個它保證了社會結構的穩定。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多次改朝換代,改朝換代的過程當中,它也有過大規模的破壞,受戰爭影響嚴重的地區人口減少,特定的時候,特定的地區人口可以減少 90%。但是戰亂結束以後,新王朝一建立,社會便會在幾年、十幾年、最多幾十年時間就快速恢復,因為農村鄉紳統治,有一個非常強的自我恢復能力。

中共的「土改運動」把中國農村判了死刑,它的死亡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但整個過程和後效應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的一擊是中共的所謂「改革開放」,因為改革開放的前提是「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也就讓中國沒有了鄉村的基本結構。

橫河表示:「當然我不能肯定說,中國未來鄉村一定是怎麼樣一個走向,就是未來中國農村的理想結構,未必就是回到鄉紳統治,但是一定是建立在傳統文化和人類普世價值這個基礎上的。它的前提是什麼呢,就是反對人類普世價值、破壞傳統文化的中國共產黨必須退出歷史舞台,這才有可能重建中國的傳統鄉村。」◇

延伸閱讀
暫離現實壓力 陸網路小說崛起
2016年07月22日 | 7年前
中國外匯儲備 專家:美元占6成
2016年07月19日 | 7年前
融資難 陸新興企業屍橫遍野
2016年07月18日 | 7年前
設國家監察委員會 習或推總統制
2016年07月17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