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營養學的迷思

營養學(123RF)
營養學(123RF)

文/吳國斌(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

人類對六大營養素的認識、重視和研究,大約只有80年左右的光景。在20世紀40年代,各類維生素的發現與人工合成已在全球基本完成。60年代人們已將大部分機體需要的微量元素作為研究重點。70年代後,人們開始認識到均衡膳食對健康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性。80年代末期,人類已經意識到膳食營養素與引起人類死亡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密切相關。隨著科學的進步,當前營養學者們已經考慮到合理應用營養素的調節來防治各種疾病。

非營養性化學物質

上海中醫藥大學匡調元教授指出:「西方營養學用分析法對食物進行了研究,得知食物中有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微量元素、粗纖維和水七大營養要素,過與不及都將影響人體健康。這是西方營養學對人類的一大貢獻。但應知道,食物中除上述七大營養素之外,還含有大量的、數以萬計的所謂『非營養性』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恰恰具有明顯的潛在藥理作用,可以調整體質,而一種食物對人體的真實作用體現,不可能只靠現代科學所分析出來的幾十種營養成分的作用,而有全盤性的了解。況且食物吃進人體之後的整體吸收運作情形是相當複雜的,不是單純的機械化地吃入某種營養素,人體就一定得到相同的結果反應。」我們吃下的東西,從營養成分角度論之,我們吃的是食物;從有效成分(非營養成分)角度論之,我們吃的是藥物;從有害成分而論,我們吃的是「毒物」。例如對同一個人來說,平時吃些生薑,增進食欲,它是一味食物;若受涼感冒發燒後,乘熱喝杯生薑茶,發汗散寒,生薑就變成了藥物;但若內火偏盛,口鼻出血,再吃生薑,辛熱助火,卻成了「毒物」了。

四氣五味人體平衡

因此要全面透澈了解食物對人體的作用,必須像「神農嘗百草」般經由人體親自品嘗試驗,將其結果記綠下來,而且必須經過數百、數千年的經驗累積才可確認其療效。中華傳統醫學本草書籍所記載的藥效,正是匡調元教授所謂的數以萬計的所謂「非營養性」化學物質用來調整體質和治療疾病的潛在藥理作用。這是中華傳統醫學本草學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吾人應特予重視。

所以吾人切不可迷失於從現代營養學分析某種食物對人體的助益,而忽略了中華傳統醫學所強調的食物(藥物)「溫熱涼寒」四氣及「酸苦甘辛鹹」五味對人體整體的平衡作用。即使某一種食物含有多種豐富的營養成分有益於人體,若不符合個人寒熱虛實的體質,食用而造成身體陰陽氣血的偏差失衡,所有的營養物質都將可能變 成「毒物」,進而導致身體的傷害。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在平日的生活飲食中,吾人都應特別注意那些食物對自身的助益或傷害,隨時調整,並盡量做到「均衡飲食」,才能享有健康。◇

延伸閱讀
韓國車商 召回66萬輛有缺陷車
2013年09月25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