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起居有常
現代人運動和生活習慣問題。
不運動也有好處
美國有本書叫《It's Not Just Your Genes!》是從運動、生活習慣、飲食和基因等幾個方面來探討健康。該書舉了兩個極端例子:美國一個叫Fixx著名跑步好手,在35歲時開始慢跑、戒菸,體重一下減輕了50磅。1977年,他寫了一本暢銷書《The Complete Book of Running》,帶來了美國人的保健革命。但他自己在1984年52歲時,一天跑步時,突然心臟病發作而死亡。另一個著名的人物英國前首相邱吉爾(Churchill),他的生活習慣一點都不健康,抽菸、喝酒、超重、骨狹窄(Bone Narrow),卻活了90歲。有人曾問他長壽的祕密,他說「不運動(no sport)」。
朋友也有類似的例子,他的一個同學的父親,很喜歡運動,打籃球,40多歲時,突然去世;而另一個同學的母親,40歲左右看起來就快要病死了,但到現在70多歲了,還健康活著。
由於以上的一些例子,朋友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每天該做什麽樣的運動?做多長時間?」
戶樞不蠹 流水不腐
最近我與一位德國朋友聊養生,談到運動和生活習慣問題,他說:「運動殺人」,那麽中醫又是怎麽談運動的問題哪? 俗語說:「戶樞不蠹,流水不腐」,意思是常轉動的門軸,他是不會生蛀蟲的,流動的水是不會腐臭的。所以人要活就要動,那麼怎樣運動才能達到健康的目的?
中醫講的是天人合一,人生活在天地之中,生活作息就應該順應天地運行之道。天地運行之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的生活起居活動與大自然的運作相符,是最基本的養生之道。
1. 春季保健: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春季保健養生主張早起,穿著寬鬆的衣物,頭髮不要束緊,以免影響身體的氣血循行。在空氣新鮮的庭院、草地、樹林裡漫步,感受自身體內生理的律動、蓬勃的生機!使人體各種組織、器官適應春天升發之氣。運動也不宜過於劇烈。大汗、大勞均可傷人陽氣和陰液。
2. 夏季保健:《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夜臥早起,無厭於日」。夏天保健養生之道,在於晚睡早起,不要厭惡陽光,多在戶外活動,因為過度避熱趨涼,使汗孔閉塞,使陽氣無法散發,必得鬱熱,必須使汗外出,使陽氣宣洩於外,所以應多在外面活動,如所愛在外,此為夏季養生之道,即所謂「春夏養陽」。
3. 秋季保健:秋季保健養生宜「早臥早起」,身體的鍛鍊方式,以調氣調神的氣功為主,如太極拳、法輪功、八段錦等,使人體上下氣機貫通,增強肺臟的功能,防止秋燥之氣的侵犯。
4. 冬季保健:冬季保健養生宜「早臥晚起」,冬季主藏,日常生活應「去寒就溫」,勿使陽氣外洩。因此居室要避風防寒保暖。此時人應該「早睡晚起」, 等到日光充足再開始進行體育鍛鍊,以在室內為主。一定要避免在大寒、大風、大雪及霧露中鍛鍊。以導引調氣的氣功較適當,如太極拳、法輪功、八段錦等。既可舒筋行血,又可禦寒強身,溫暖四肢。
冬天運動去寒就溫
中醫認為冬天為寒水,五行腎屬水,心屬火,五行相克,水尅火,所以冬天如果起居無常,如過累,壓力大,晚睡,運動方式不能做到「去寒就溫」,運動過於劇烈。大汗、大勞均可傷人陽氣和陰液,就會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突發狀況,而發生意外的病亡,如中風、心臟衰竭。擧個例子:有一男子50歲冬天參加馬拉松慢跑,才出發半小時就倒地不起。所以俗語說:「老人只要平安度過冬天,就可多活1歲」。
運動微微出汗發熱
人要活就要動,但運動的方式,應隨著季節變化而調整,絕不是一年365天,都堅持一種運動的方式。運動有一個標準,就是以心臟不劇烈跳動,身體微微出汗發熱為宜,運動過度反而會傷害身體。
上午和春夏都屬於陽長陰消的階段,所以陽虛的人應該在上午鍛鍊,尤其老年人更要注重生活起居,體能的活動應與大自然的運行相符,最好以調氣調神的氣功為主,動作則要緩、慢、圓。
我在歐洲旅遊時,常看一些老太太手不停的織毛衣、鉤桌巾,其實這是最好預防老人失智症的法寶。因為人體經絡穴位的根本,皆位於四肢肘膝以下,是臨床上常用的穴道。尤其是十指的井穴,為經絡之根,根據經絡的標本、根結的理論來了解。標是指頭身部,是經脈擴散的區域,本是指四肢部,是經氣滙聚的重心。根是指四肢末端的井穴,是經氣循行會合的根源,結是指軀幹部的有關部位,是經氣循行流注的歸結。每天手不停的織毛衣、鉤桌巾,不就是活絡自己氣血的最好方式嗎?尤其是老年人。在台灣早期常看到一些老年人,手掌不停的轉動手中的兩個小圓球,均衡的來回運轉。這都是老年人很好的運動方式。
當然人的健康與長壽,還有很多不可知的因素,如遺傳基因、個性、德行、運動、生活習慣、飲食方式等等。但是基本的保健,必須靠自己去實踐。畢竟醫生只能「治病」,而不能養命。所以「養生」必須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