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赴陸投資 4年減745億

經濟部15日公布統計數據,我國去年投資中國大陸金額為44億美元,相較2011年少了23億美元。圖為示意照。(Getty Images)
經濟部15日公布統計數據,我國去年投資中國大陸金額為44億美元,相較2011年少了23億美元。圖為示意照。(Getty Images)

【記者黃筠芸/台北報導】

經濟部15日公布產業經濟統計數據,我國去年直接投資大陸金額為44億美元(約新台幣1,426億元),創4年新低,相較2011年減少23億美元(約新台幣745億元)。投資中國占比部分,香港73.4%居冠、新加坡5.5%次之,台灣3.5%仍高於韓國3.2%、日本2.5%、美國2.1%和德國1.2%。

據統計,台灣直接投資中國的金額,2008年為19億美元,2009年大幅增加至66億美元,2010年、2011年皆達67億美元;2012年下滑至62億美元,2013年、2014年再減少為52億美元,去年降至44億美元。

經濟部表示,中國大陸1979年開始逐步引進外商投資,憑藉相對低廉及充裕的勞動力,吸引大量外資流入。我國1990年開放台商投資,以勞力密集的製造業為主,投資製造業達九成,但後來中國推動經濟轉型,製造業投資比重逐年下降。

據統計,台灣核准對中國投資的產業別金額,製造業在1997年占九成,隨後逐年遞減。2008年剩下81.9%,2012年58.8%,去年為59.1%;製造業投資金額最高峰在2010年108億美元,去年剩65億美元。

相對於製造業投資遞減,服務業則逐年攀升,2010年核准投資金額達35億美元、占24%;去年已達44億美元、占40.2%,其中以金融及保險業成長最多。

「台商在陸遭受雙面夾擊」

對於台商赴陸投資遞減的現象,淡江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蔡明芳指出,台商原本長期倚賴低成本廠商,造成在需求面沒有那麼大的競爭力,而要維持低價格競爭力,只能從成本面著手,但因生產相近產品的廠商越來越多,致使台商近年在中國市場不斷萎縮。加上中國最近經濟不好,對台商而言,需求面贏不了別人,在成本面台商能節省的成本有限,還是比不過對手廠商,等於受到兩面夾擊,所以造成廠商投資慢慢下降的結果。

至於中國經濟現狀如何,蔡明芳直言,沒有人能說得準,但可從中國政府之前經濟手段,包含人民幣下跌情況以及廠商的行為來得知。理論上,若中國經濟在變好,先進國家廠商應會持續進駐,或中國當地的廠商應會持續不斷蓬勃發展,可實際上不是這樣。因此,從各種面向觀察,中國整體經濟應該下滑。

對於新政府上任,兩岸未來的互動會如何?蔡明芳說,行政院長林全在三三會上坦言,就業機會才是政府的KPI(關鍵績效指標),等於在向企業主宣示,不要再告訴政府透過貶值、水電降價或引進外勞等方式來降低成本,「若只是希望解決成本面問題,那不好意思政府做不到。」

「產業應以合作代替相殘」

「但如果企業主告訴政府設廠能帶來穩定就業機會,政府會義無反顧提供幫助。」他指出,這不是政府找麻煩,是希望廠商能變得更好,帶來就業機會。不見得一定要廠商回來台灣才帶來就業機會,若廠商變得夠強,到世界各地都會帶來就業機會,「是好的廠商到哪裡大家都搶。」

但蔡明芳坦言,但這對台商而言不容易,但越不容易,越需要廠商團結,有時候廠商之間不是只有競爭而已,必須想怎樣透過合作,讓雙方變強。「像矽品跟日月光案之前吵吵鬧鬧,最後合起來了」,當然未來結果還不知道,但目前社會的反應是給予正面評價,畢竟讓公司變強可以到外面去打仗。「這就是台灣廠商接下來需要的產業模式,而不是自相殘殺。」◇

主要國家對陸直接投資金額

 

香港

新加坡

台灣

韓國

日本

美國

德國

2015

金額(億美元)

927

70

44

40

32

26

16

2011

770

63

67

26

63

30

11

2015

占比(%)

73.4

5.5

3.5

3.2

2.5

2.1

1.2

2011

66.4

5.5

5.8

2.2

5.5

2.6

1.0

資料來源:中國商務部外資司 記者郭岳仁/製表

延伸閱讀
鴻夏戀、美光案 經濟部准了
2016年05月31日 | 8年前
保證不缺電 李世光:全力以赴
2016年05月30日 | 8年前
新經長:2025年就是要廢核
2016年05月26日 | 8年前
內需轉旺?餐飲業首季營收創新高
2016年05月16日 | 8年前
電子支付興起 經部:準備好了
2016年05月06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