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台灣在地豆類的復耕 捍衛台灣種子的多樣性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與「中部食農教育推廣聯盟」成員,聯合呼籲國人共同支持在地豆類,捍衛台灣種子的多樣性。(記者鄧玫玲/攝影)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與「中部食農教育推廣聯盟」成員,聯合呼籲國人共同支持在地豆類,捍衛台灣種子的多樣性。(記者鄧玫玲/攝影)

【記者鄧玫玲/台中報導】

每年5月下旬,世界各地都會發起各式各樣的反孟山都活動,抗議以孟山都為首的跨國農企業長期以來對第三世界小農的迫害。包括超量的農藥使用、造成超級雜草及害蟲、壟斷生物基因專利、讓高風險的基因改造作物進入食物鏈等作為。26日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在台中發起「2016反孟山都─基改豆要分流,年年春不要殘留」記者會,宣布成立「中部食農教育推廣聯盟」,呼籲大眾正視以孟山都為首的跨國農企業對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傷害。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郭華仁教授表示,現在農業必須進行三G革命,就是從綠色、基因到草根。因為科學創造的農業對人類健康非常不利,這是背後大財團,化工、農業、種子等大公司造成的,因此消費者必須支持農人及簡單加工者,把糧食生產銷售的自主權拿回來。郭華仁指出,2013年全世界種子國際貿易被10家種子公司掌握,其中5家是基因改造的種子公司,這就會造成很多農民要種什麼作物,由不得自己;消費者要吃的糧食被種子公司全盤掌控,完全失去自主權,農業也不能永續經營。

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會理事長董時叡教授表示,放眼現在傳統市場販賣的蔬果,稀有、古傳原生的品種非常少,都是商業化種子雜交的蔬果,這樣的蔬果生長快速,口感好,低纖維,賣相討喜,但營養成分比原生種的蔬果少很多,而且非常脆弱,不能對抗病蟲害與環境變遷,使農民不得不用更多的農藥。董時叡認為,要改變當前不良的農業環境,必須把原生古傳的品種找出來,希望透過食農教育的推廣,把台灣前一輩人吃的糧食種子復育回來。

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田嘉惠組長特別提出,原住民部落常見的「樹豆」就是台灣原生的品種,可以生長在貧瘠的土壤裡,不需要化肥,更不用農藥,營養價值很高,田嘉惠說,其實台灣還有很多原生的豆類可以供人們食用,台灣本是豆類與雜糧多樣性極為豐富的產區,我們應該好好利用。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與「中部食農教育推廣聯盟」成員,聯合呼籲國人共同支持在地豆類,拒絕跨國農企業輸入基因改造作物,推動台灣在地豆類的復耕,捍衛台灣種子的多樣性。◇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