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新住民歌唱班 用歌聲傳遞愛的溫度

林依潔(中間著西裝)長期發掘在地聲音,並教導學員們在歌唱中學習愛。(記者孟憲騰/攝影)
林依潔(中間著西裝)長期發掘在地聲音,並教導學員們在歌唱中學習愛。(記者孟憲騰/攝影)

【記者孟憲騰/南投報導】

雲林國小新住民學習中心推動新住民歌唱班,期望能讓新住民唱出心聲,紓解情緒,傳遞文化。參加歌唱班的新住民利用夜晚閒暇時間攜帶子女到校練唱,學員們不僅感受到台灣社會的愛,更在團體中以歌聲傳遞愛的溫度。在受邀在雲林國小慶祝母親節活動上展現成果時,指導老師台中教育大學助理教授林依潔說:「我就是教她們在歌唱中學習愛。」

新住民已成為台灣的一分子,她們的加入為台灣的文化注入新血,更為台灣創造出下一代的希望。林依潔認為,新住民媽媽的聲音雖然羞澀,但蘊含著豐沛的感情與人生歷練。這些年輕的媽媽當年從越南、印尼與中國大陸等地離鄉背井來到台灣,她們的心中都懷著一份對未來的憧憬與夢想,希望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實現自己人生的夢。在身邊孩子的身上,他們的夢也正在實現。

林依潔說:「歌唱技術僅是歌唱的基本功,歌唱更要有文化、心性與愛的基礎。」她表示,歌唱是表達情感的直接方式,合唱更是在學習怎樣去愛的過程。在合唱的過程中可以學習怎樣去聆聽、等待,怎樣去表達自己,怎樣去和別人互動,這都是很重要的,這過程就是愛的學習過程。

長期服務新住民的雲林國小主任黃愷俐表示,新住民媽媽剛開始練唱時十分羞怯,但是在她們了解到「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橄欖樹》的歌詞意義時,似乎和自己的內心深處產生了共鳴,唱出令人動容的聲音。讓人感動的是,新住民媽媽往往會帶著孩子來校練唱,當媽媽們唱「伊是咱們的寶貝」時,深情款款的看著自己的孩子,親子間的情感也在練唱時表露無遺。

為了幫助他們在台灣安居樂業實現夢想,政府對新住民提供了許多的服務,加速她們適應台灣社會的環境,更加快樂的生活。黃愷俐主任表示,新住民合唱團成立的目的除了要讓這些新住民媽媽能夠抒發情緒、調劑身心之外,更期望新住民能將家鄉的歌曲傳唱給他們的下一代。

黃愷俐說,為了幫助新住民媽媽,學校除了成立合唱團,還成立了成人教育班,教授中文與閩南語,更開辦串珠、蝶谷巴特等技藝班,期望為她們帶來經濟上的收入。希望新住民媽媽順利的融入台灣社會,能夠在這片土地實現夢想,安心的用愛撫育下一代。◇

延伸閱讀
新住民語擬列國小必修 107年上路
2015年12月07日 | 9年前
雲林啟用新住民在地服務窗口
2015年07月31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