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岸大規模暴斃 海星上演絕地重生

據中央社引述法新社和「科學日報」(ScienceDaily)網站報導:「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刊登的研究報告指出,海星爆發自我融化暴斃的疫情,從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到阿拉斯加州影響20個不同的物種,為「有歷史記載以來海洋生態系統中規模數一數二大的傳染病疫情」。
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的孟吉(Bruce Menge)率領的研究指出:此病於2014年4月出現,重創俄勒岡州,6月之前大多沿著海岸蔓延,影響約9成的海星。
研究人員追蹤這起大規模死亡事件,2014年春季到2015年秋季在俄勒岡州沿岸9個地點有岩石的潮間帶棲息地,做了將近150項調查。
他們發現,研究地點約有8成海星死亡。
根據報告:疫情源自受夏季湧升流所驅的冷水溫度,不成比例地影響成年海星,以及那些位在潮潭的海星。
但到了2015年春季,海星數量開始迅速恢復。
報告說:「研究地點出現的新海星是2014年的300倍之多。」
「這波復甦可能是因為可捕食的小型獵物增加。例如:貽貝,而這是前1年海星消失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