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文件披露是對避稅天堂的攻堅戰(下)
《愛國者法案》共有10篇156節,包括三部分內容,其中第三篇為「剷除國際洗錢和2001年反恐怖融資法案」,專門針對恐怖融資,其目的是預防、查明和起訴國際洗錢和恐怖融資行為,對於全球的恐怖融資以及為恐怖襲擊提供資金來說,至為關鍵。概言之,《愛國者法案》修正了《銀行保密法案》和《洗錢控制法案》的有關規定,對金融機構增加了許多新的義務,其中包括為了貫徹反洗錢方案而實質性地修正現存的執行政策和計畫、更嚴格的客戶識別標準、加強謹慎義務地履行,特別是禁止美國銀行與外國空殼銀行保持商務聯繫,以防止洗錢的合作。
美國撬開了瑞士銀行的保險箱
但是,僅僅只要求美國的銀行不參與洗錢活動,並不能打擊全球的洗錢犯罪活動。在制訂國內反洗錢法體系的同時,美國也對瑞士銀行業系統施加壓力,迫使瑞士銀行不斷在所謂保密問題上後退:1987年,瑞士建立一個「政治公眾人物數據庫」,世界各國銀行可向其訂閱,或者交換。1998年,瑞士《反洗錢法》生效,要求銀行和仲介機構有義務向政府報告可疑情況,知情不報將被認為是犯罪。
2001年「911」恐襲發生後,瑞士銀行被迫交出一批涉恐組織和人員的帳戶。2003年6月,瑞士政府被迫接受OECD下屬的FATF(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制定的有關反洗錢規定,但得到一年寬限期,於2004年7月1日開始生效。該規則要求,凡通過瑞士銀行匿名帳戶向國外匯款超過一定額度的客戶,銀行都必須公開其真實身分。這是瑞士首次打破匿名帳戶保密規則,也標誌著瑞士銀行業保密傳統的堅冰進入迅速融解階段。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一些財政拮据的西方大國紛紛向瑞士施加強大壓力,美國指控UBS幫助美國客戶逃稅,向其索要本國匿名存款人資料,並要求代為扣繳過去多年以及未來的應納稅款。經過艱苦談判後,雙方達成協議,UBS支付7億8千萬美元了結訴訟,並將向美國提供逾4千個涉嫌逃稅的帳戶信息;2011年,瑞士與英國達成協議,由瑞士代扣英國客戶的存款稅。緊接著,俄羅斯也與瑞士達成了公開俄羅斯人帳戶信息的相關協議。
最後一塊堅冰也於2010年融化,這一年,瑞士制定了《獨裁者資產法》,這部法律於2011年2月1日開始生效。突尼西亞、埃及與利比亞的革命正好發生於這部法律生效之際,因此,瑞士銀行先後宣布凍結了班阿里、穆巴拉克、格達費等獨裁者及其家屬的財產。
還有數家避稅天堂有待攻克
美國聯合OCED、G20等對「避稅天堂」施壓多年,自2000年6月OECD首次對「避稅天堂」發難,至2014年最大的「避稅天堂」瑞士同意簽署《資訊透明協議》,全球公認的43個避稅天堂,只剩下巴拿馬、諾魯、巴林、萬那杜4個仍然拒絕「透明」。
美國一直在主導國際避稅天堂的攻克戰。除了不斷收拾自家庭院,比如頒布「肥咖法案」,2016年1月美國財政部決定開始確認追蹤美國高端房產的祕密買家之外,仍然持續向巴拿馬等國施壓。
在剩下的幾個避稅天堂中,巴拿馬業務最多,抵抗也最頑強。2月26日G20上海財長會議和3月OECD專家委員會評估,都對巴拿馬在協查偷稅問題上的表現深表不滿。OECD評估表明,過去3年間該組織成員國向巴拿馬發出過逾百件偷稅嫌疑協查請求,結果僅瑞典等少數國家聲稱「得到滿意答覆」,美國、法國、西班牙等許多國家認為「有答覆但不盡滿意」。這次莫薩克・馮塞克文件大量外洩,對巴拿馬形成重重一擊,在國際輿論的高壓下,巴拿馬總統瓦雷拉於4月6日被迫發表簡短電視聲明,宣稱巴拿馬政府將設立一個由國內外專家組成的獨立委員會,對本國金融運作方式進行審查,以提高金融及法律系統的透明度。(全文完)——轉自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