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古發現:獨角獸滅絕不到三萬年
據澳洲科技網站Science Alert 3月27日報導,科學家在哈薩克斯坦發現保存完好的西伯利亞獨角獸頭骨,使用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確定這種史前巨獸的存活年代比想像的長30多萬年。
但是報導說,這項發現和童話「獨角獸」無關。西伯利亞獨角獸是一種滅絕的犀牛,學名為板齒犀(Elasmotherium sibiricum),全身有毛,體型巨大,身高2米,身長有4.5米,體重約4噸,外形更像長毛像,是一種以青草為主食的食草動物。可以想像,它的角細長而不像現代犀牛角那樣短粗有力。
科學家是哈薩克斯坦的巴甫洛達爾州發現這個保存非常完好的獨角獸頭骨。托木斯克國立大學(Tomsk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對之進行放射性碳測年分析,發現它的存活年代約在2.9萬年前。根據頭骨大小等情況,推測這是一頭雄性獨角獸,但是死亡原因不明。
托木斯克州立大學的安德烈•斯潘斯基(Andrei Shpansky)認為,這頭西伯利亞獨角獸很可能是遷移到這個地帶而非本地原生。
研究者在發現獨角獸化石的地點,還挖掘出很多其他動物,如猛獁、草原大象和史前野牛等,因此推測獨角獸遷移到這個地區可能已經很長時間,應該考察這個地帶的環境,才能更好地分析動物滅絕的原因。
據維基百科資料,傳說中的獨角獸最早見於《聖經》的舊約。在歐洲文化中,獨角獸被看成純潔的象徵,因此它只接近少女。
古希臘的歷史學家克特西亞斯(Ctesias)也曾描寫道:「獨角獸生活在印度和南亞次大陸(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半島形陸地),是一種野驢,身材與馬相似,身體雪白,頭部呈深紅色,有一雙深藍色眼睛,前額正中有一隻半米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