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品年年未達標 立委批環保署 美化數據欺騙國人
環保署遭踢爆空汙基金預算每年越編越多,卻年年沒達標,甚至企圖美化數據、粉飾太平。立委賴瑞隆25日舉103年為例,PM2.5原設定目標年平均濃度為21.5微克,實測為23.5微克,在評估空氣品質年度績效時卻微調成21.5微克,此外,104年PM2.5濃度年度目標為21微克,但到105年竟「上升」為21.5微克。他質疑,若空氣品質真如環保署所說已改善、年年達標,為何年度目標越訂越寬鬆?
賴瑞隆表示,環保署實測數據沒有達到年度目標時,總能找到理由,如扣除特殊天氣,包括大陸沙塵暴、霧霾影響。他強烈譴責環保署,用美化數據欺騙國人,102~104年沒達到目標,105年甚至上修,空氣改善不力,環保署要負非常大的責任。此外,空汙基金應該用在改善空汙,任何跟空汙無關的都不該使用,餐費、宴請等,怎可用空汙基金支應?
環保署空保處副處長謝炳輝表示,扣除大陸境外數值是探討台灣境內努力的成果,排除特殊狀況環保署內部有自訂標準。另外,關於空汙基金有沒有使用在刀口上,環保署徵收空汙費包括固定及移動汙染源。固定汙染源部分60%撥給縣市使用。地方執行移動汙染源管制計畫,相關經費由環保署補助,地方執行計畫要報到環保署,地方也有空汙基金委員會監督,並成立跨縣市督導小組做督導。
不過,醫師葉光芃指出,台灣PM2.5監測資料不包括交通監測站的數字,交通年報公布的31測站沒有一座是交通監測站,環保署都沒改善交通空汙數值,怎監督地方政府?更何況全台沒有幾個地方有空汙監督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