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議蔡英文何解?學者:尋求與美國、東協達成和平協議

中央研究院海洋法學者宋燕輝(大紀元資料室)
中央研究院海洋法學者宋燕輝(大紀元資料室)

【記者林帆/報導】
2013年1月,菲律賓向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提出仲裁申請,認為中國在南海主張的九段線違反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國際法庭很可能將在今年5月至6月有結果出爐。台灣中央研究院海洋法學者,宋燕輝3月21日在華府研討會上表示,這將是蔡英文就職總統後,必須面對的首個外交挑戰。他建議蔡英文,應儘量尋求與美國和東協等,各方達成一個和平協議,來解決南海問題。

今年5月20日,蔡英文將正式就任職中華民國總統,而對南海仲裁案,國際法庭的裁決結果也將在其前後出爐。 宋燕輝認為:南海仲裁結果,可能導致未來有更多的,類似島嶼爭端和更多的劃界問題出現。中國大陸也必將在南海加強空中和海上巡邏,未來該海域將有更多難以預測的風險與挑戰。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美國、台灣和東協國家,能夠就南海問題達成一個和平協議。

宋燕輝認為:雖然台灣新政府可以選擇慢慢地來處理這一問題,但無論如何,這是必須要面對的。因為新政府上台,一定會加強與美國和日本的關係,那麼在美日一直介入南海問題、緊張升高的情況下,台灣要維持和平穩定,就必須做出決定。

他說:雖然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國際法庭表面上,不會處理主權問題和海洋劃界問題,但本質上,還是島嶼主權的問題。從台灣的角度,最好就是各方坐下來談,根據實力,達成一個和平協議,把爭端放到一邊去。目前美中在南海的紛爭,對台灣不利,因為台灣是希望和東協、日本等周邊國家合作。台灣應該想一些創造性方式,甚至向美、東協等各方提出和平倡議,建立大格局,以創造多方共贏的局面。

宋燕輝還表示:太平島對台灣是一個機會。雖然有人認為,馬英九登島是使南海情勢複雜化,但是從另一方面講,登島可以增加南海問題的透明度。

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學者Gregory Poling,在研討會上也表示,對南海來說:2016年的情勢必然要比2015年更緊張,一方面國際法庭將要公佈仲裁結果,而且可預料其中至少一部份內容,將不利於中國大陸,那麼中國大陸必然會以某種形式反擊,今年6、7月間將會是危險時刻。另一方面,中國大陸正在對黃岩島,進行軍、民兩用開發,必然會將更多的飛機和艦船移至南海。到2017年,形式對美國而言可能變得更糟。南海是一項長期戰略。在未來10-15年間,美國要麼強化在南海的戰力,並能讓菲、澳、日等國保持介入,要麼就不得不走開。


延伸閱讀
林全組閣 拚改革拚經濟
2016年03月15日 | 8年前
蔡英文今宣布林全組閣
2016年03月14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