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自行車尋優勢 業者鎖定附加價值
全球自行車每年約有1億輛的需求量,不過因進入門檻不高,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因應成本與市場考量,全世界自行車品牌紛紛赴中國設廠,光中國的自行車工廠粗估能滿足市場多數需求,MIT自行車想站穩全球,靠的是精緻手工、完整供應鏈與附加價值。
90年代後,不少台灣自行車品牌赴中國設廠,「太平洋自行車」並未跟隨潮流,反而選擇深耕台灣,該品牌總經理林鳴皋談到,「像我們這樣把台灣當作生產基地,完全沒有在中國設廠,業界不知道有沒有第二家。」
以「完整的產業鏈」突破市場
留在台灣,雖不具有低廉勞動成本的優勢,但生產效率較高,林鳴皋表示,台灣因為國土較小,產業密集度高,產業鏈相當完整,零件取得相對容易,「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優點,比如:中國因為國土較大,上海的自行車廠可能需要到北京採購零件,美國也有類似情況,曠日廢時,而台灣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另外一點,現今中國的生產優勢不如以往,林鳴皋表示,除勞動成本上升外,中國自行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逐漸走向飽和,訂單成長速度趨緩,這也造成不少品牌將廠房移往越南、柬埔寨、印尼、泰國等地,甚至有不少外國廠商回流到本國生產。
留在台灣,雖具有較完整的供應鏈,但是得負擔較高的成本,整體產值並不算高。林鳴皋表示,2015年台灣自行車總出口值僅有約19億美元(約600億元台幣),整個產業可能還沒有一個台積電大,算是規模較小的產業,但仍養活不少人。
MIT自行車還得面臨一大困境,那就是自由貿易協定。以東協10+N為例,台灣因不在其中,若出口自行車到泰國得負擔相當程度的關稅,林鳴皋表示,「這樣的情況,也逼著我們得出走設廠,只是還是希望以尋求合作夥伴的方式突圍。因為產品的生產難度較高,合作夥伴的生產技術得具有一定水準,目前唯一合作者在德國。」
MIT的自行車想在市場上勝出,產品就得作出區隔。林鳴皋表示,「我們應該是全球最貴的自行車工廠,不過主要聚焦在生產附加價值較高的車種--─折疊車,因其結構複雜,進入門檻較高,避開來自世界的競爭者,所以仍能有合理的利潤,穩定成長。」他也說,「折疊車僅占全球自行車市場的千分之三,不能稱作藍海,頂多是小池塘,市場鯊魚太多,會很難活下去。」
把折疊車當作實踐自行車當交通工具的手段,背後隱藏一定的商機。林鳴皋表示,喜歡折疊車的人有兩種,第一種是得與汽車作搭配的收納需求,第二種是熱衷於騎腳踏車,連出國旅遊都想騎腳踏車,而這種人現在相當的多,且多集中在亞洲地區。
林鳴皋進一步解釋,歐洲地區多把自行車當作交通工具,比如荷蘭自行車就占整體運輸的三成以上;美國則多作為運動器材,因此得有賽事帶動消費;而在亞洲,自行車變成一種休閒活動,不少人會選擇以自行車作為旅遊方式,折疊車可以滿足這部分需求。
折疊車是一種生活態度
自行車與旅遊結合,也是一種附加價值,林鳴皋表示,政府曾喊出2.5代產業(製造業服務化)在自行車產業上得到實踐。現在不只是賣自行車,還結合旅遊,帶領消費者外出騎車。不過折疊車與自行車旅遊方式上相當不同,折疊車沒有一般自行車的豐富性能,旅遊時並非以運動作為主軸,反而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能讓行程變得更加精緻。
林鳴皋表示,折疊車僅占全球自行車市場的千分之三,不過在台灣,粗估已能達到百分之五,這也代表著全球市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如果你也相信未來有變形金鋼,那它現在就叫作折疊車,因為具有複雜的機構轉換同時是交通工具。我們也相信,折疊車會成為未來交通工具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