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手機成癮高於電玩 專家:衛福部應追究
韓國首開全球先例,把電玩成癮列為疾病管制,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與公共關係委員會召集人林萃芬1日表示,在精神疾病診斷(DSM-5)中並沒有把電玩成癮納進來。韓國意識到電玩成癮危害韓國人健康的嚴重性,所以把它納進精神診斷之中。韓國一方面鼓勵發展電玩,一方面又預防韓國人在這部分過度成癮;韓國採取雙管齊下,當國家鼓勵、提倡電玩產業同時,又採取一些措施預防韓國人電玩成癮。
林萃芬指出,如果小孩從小就玩電玩,其實小時候就已經成癮,長大後要戒斷不是一件易事,因為腦的構造在發展過程中已經遭受電動玩具戕害。沉迷電玩會影響前額葉發展,前額葉功能與專注力集中、控制情緒、人際發展、達成目標等有關,因此很多電玩成癮的人不跟別人互動,很宅;在人際互動中沒有同理心,也不懂怎麼跟別人互動,而且都很容易暴躁易怒。如果讓小孩非常小的時候就沉迷於電玩尤其是打打殺殺類型,很容易影響人格發展、EQ及欠缺人際互動技巧。
至於台灣的狀況,林萃芬表示,台灣手機成癮比例非常高,高過電玩成癮,只是手機成癮的人不覺得自己有問題。評估成癮症有幾個指標,通常用手機的時間非常長,當一個人不用或不玩手機時,馬上焦躁難耐、很不舒服,不能控制自己不用手機,有些則反覆不斷地檢查有沒有人打電話、留訊息,不能錯過任何一通。
林萃芬認為,由於跟國人的健康是息息相關,衛福部應該觀察國人使用手機、電玩等3C產品成癮現象到底有多嚴重,如果有的話要怎麼協助國人,避免不好的影響。她也提醒父母,從小教養孩子要多元化,不能只有單一化,如帶孩子做運動、引導跟別的同學互動、培養打球、下棋、看書等不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