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滾釘板 日圓過山車

文/陶冬(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

事實證明,沒有A股,全球股市一樣動盪。

上週風險資產市場依然動盪,投資者人心虛怯,避險情緒主導了市場走勢。上週市場動盪源於兩條主線:銀行與日圓,其顫慄式震盪甚至讓原本萬眾矚目的葉倫國會聽證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以德意志銀行為首的歐洲銀行慘遭拋售,市場認為部分歐洲銀行為補充資本金所發行的CoCo債券反而可能成為動盪源頭,加上擔心負利率損害銀行盈利能力,大批歐洲銀行股價以雙位數下跌,震動波及美國、日本和中國的銀行,資金開始擔心系統性風險。週五德意志銀行宣布斥資54億美元回購股份,JPMorgan總裁戴蒙自己也真金白銀地買入50兆公司股份,帶動美歐股市全線反彈。日圓在上週抽升,一度逼近110大關。對匯率十分敏感的日本股市進入深度調整,創下單週跌幅的歷史紀錄。日圓走強,觸發大量套利盤平倉,將衝擊波傳向世界各地。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出席國會聽證,暗示3月不會升息,不過仍堅持緩步升息的路線圖。美國國債市場繼續認為聯準會升息的視窗正在關閉,十年期國債利率下滑到1.75%,市場與貨幣當局在升息上的認知差異繼續著,而週五的消費信心指數則在一系列弱資料之後走出久違的強勢。在風險意識高漲和美元貶值驅動下,黃金上週四摸出12個月新高,週五就出現獲利回吐。石油和大宗商品跟隨美元先跌後升。資金去風險權重,大西洋兩岸高收益債同告大跌,垃圾債發行幾乎陷於停頓,令指望發新債償舊債的低信貸評級的公司倍感資金壓力。

日本銀行的負利率政策,僅僅給日圓帶來了一天的弱勢。面對通縮壓力和日圓升值,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力排眾議,推出負利率政策,力壓日圓匯率。不過市場卻不給面子,日圓一日暴貶之後就出現瘋狂升值。全球市場不明朗因素,讓停泊海外的年金班師回朝,日本投資於海外的退休基金總額超過墨西哥的GDP,資金回流帶來匯率波動。而此觸發渡邊太太們終止投資海外高收益產品,資金繼續回流。日圓是全球套利交易盤的主要借貸資金源頭之一,匯率亂波推高風險溢價,套利盤開始平倉,各路資金奪門而出加劇了日圓的異常波動。而日圓巨震,對已經十分脆弱的全球市場信心構成打擊。日本股市今年以來已經跌掉26%,事實證明光靠印錢無法讓實體經濟走出困境,股市牛市也就失去基本面的依託。

由歐洲興起的全球銀行股震盪,應該說是對認為QE萬能的人發出了一個警號。成長乏善可陳,央行只能繼續加大QE劑量。不僅歐洲、日本實施負利率,美國國會也在詢問負利率的可能性,聯準會自己都悄悄對負利率做壓力測試。所謂負利率,是央行對銀行滯留在央行帳戶的超額儲蓄實施罰款,用意在於迫使銀行借貸實體經濟。不過實體經濟尚未擺脫衰退的陰影,銀行貸款並不積極。市場開始擔心負利率進一步壓縮銀行的利率差。在經濟不景氣、利差下滑、壞帳浮現的三重陰影下,市場對銀行的盈利能力、壞帳水準甚至資本充足程度產生懷疑。事實上,全球多數銀行並未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仍然靠央行提供的超低成本資金作市場套利,金融仍然是全球經濟的軟肋。不過筆者相信再爆2008年危機的機會暫時不大,畢竟多數國家的金融槓桿已經下降,財政及貿易失衡有明顯改善。當然,失衡在部分國家、產業和資產種類仍嚴重,爆出局部性危機的風險是不小的。

本週市場焦點,上週五的市場反彈、銀行股回勇、日圓走穩能否維持,重開交易的中國A股市場如何「補跌」。本週重要資料較少,美國聚焦點是聯準會一月底的會議紀要,市場試圖挖掘貨幣當局的任何鴿派跡象,不過估計文字上不會比葉倫上週的言論更溫和。預計美國一月CPI仍為負值,而核心CPI有溫和回升。在歐元區,市場會在會議記錄中尋求跡象,證明ECB願意購買風險度更高的資產種類。德國Zew指標應該趨弱,英國失業率可能有改善,歐元區消費信心預料有較大的下滑。在亞太區,中國出口有可能差過預期,CPI則有機會重上2%。澳洲失業率料維持在上月的水準。(本週記轉載自陶冬博客,為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延伸閱讀
黑田一擊即中 央行三思後行
2016年01月31日 | 8年前
金管會通過元大金併購大眾銀行
2016年01月29日 | 8年前
國壽徵專才 大學畢業起薪5.5萬元
2016年01月19日 | 8年前
中信銀登陸卡關 因有個「國」字
2016年01月13日 | 8年前
尋找2016年的黑天鵝
2016年01月03日 | 8年前
石油價格適回穩 中資收購正當時
2015年12月27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