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言硬著陸 為何索羅斯獨招中國恨

⊙何清漣

最近索羅斯在中國再度紅得冒火,引起眾多官媒口誅筆伐,切齒之聲境外可聞。說起來,談中國經濟「硬著陸」者不止索羅斯一人,中共為何專挑索羅斯做為「中國人民的敵人」,這裡面究竟有什麼講究?

他刺痛了北京哪條神經?

因為索羅斯最近在達沃斯論壇上說的那番話,新華社中英文評論文章一齊出動,或指「索羅斯的這種觀察視角顯然屬於選擇性失明」,或者威脅說「那些急切砸盤套利的投機者和惡意做空者,面臨更高交易成本乃至嚴重的法律後果」,再或諷刺挖苦,比如1月2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發表〈向中國貨幣宣戰?呵呵〉評論文章,稱「索羅斯對人民幣和港元的挑戰不可能成功」。看這些文章,索羅斯「做空中國」的陰謀似乎正在實施。

所有文章集中批的是索羅斯的發言,並未指出索羅斯為實施「做空中國」陰謀在中國資本市場上翻江倒海。那麼,索羅斯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究竟說了些什麼話,讓中共當局如此痛恨莫名?其實,索羅斯主要表達了3點:

第一,「世界經濟正在重蹈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的覆轍,但2次危機並無可比性,因為這次危機的根源是中國。」

第二,「中國目前主要問題是通縮與高負債率,經濟硬著陸很難避免。但肯定可以繼續發展2、3年時間。」

第三,「中國能管理(硬著陸)問題,因為中國在資源和政策選擇上空間更為廣闊,這是由於背後3兆(人民幣,以下同)的外匯儲備等原因。」

接下來,我想分析索羅斯的觀點究竟有什麼「錯誤」。

關於第一點。這句話其實半點都沒錯,中共政府很不爽的是索羅斯認為「中國抗擊金融危機的能力弱於美國」。但這確是事實。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之時,美國只是虛擬經濟出了嚴重問題,實體經濟基本完好。科技仍然領先世界,教育仍然是美國一大產業,制度環境也沒有問題。因此,過了2、3年,在華的美國製造業深感本國各方面條件優於中國,大量回流。這與中國目前實體經濟面臨多重困難完全不同。這些困難,比如中國經濟結構不良;製造業幾十個行業嚴重產能過剩、企業破產潮一波接一波;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等等,這些都是國內經濟界公認的問題,政府也早就承認。基於此,索羅斯認為危機沒有可比性,當真千真萬確。

關於第二點。關於中國的高負債率,這是國際投行界的共識,中共官方研究智庫也持同樣看法,區別只是負債率的百分比有些差別。根據彭博2015年7月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6月底,中國企業和家庭的未償還貸款高達GDP的207%,遠遠超過2008年的12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5年8月發布的中國經濟評估報告顯示,中國實際債務總額(包含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與企業債務)占GDP的比重將在2020年升至250%。

2015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15〉,報告稱,2014年末,中國經濟整體(含金融機構)的債務總額為150.03兆元,其占GDP的比重,從2008年的170%上升到235.7%,6年上升了65.7個百分點。

至於中國經濟衰退會引起全球通縮還是通膨,屬於技術層面的預測,比如前些年中國自家的經濟學家預測通縮,結果是通膨。索羅斯說了一句「通縮」,就被往「做空中國」這個大題目上扯,實在有點「欲加之罪」的味道。

關於第三點。「硬著陸」3個字不合中共政府宣傳口徑,其餘幾乎全是對中共政府管理能力的正面表達。近3年以來,國際金融商業界漸漸統一了認識,中國經濟衰退不可避免,區別在於「軟著陸」還是「硬著陸」。

中共政府當然喜歡聽「軟著陸」,這點心思也好理解。好比一架飛機遇上危險不得不迫降時,機師技術高、運氣好,就能夠軟著陸,有驚無險,雖然不免擦出火花、飛機受損、人員有些輕微受傷,但總體上人機平安;如果機師技術差點火候,加上運氣不好,飛機著陸時起火、撞毀,最嚴重的結果是機毀人亡。

設身處地,有誰想聽「硬著陸」這種不祥預言呢?更何況中共政府從毛澤東開始,就沒有樹立傾聽不同意見的優良傳統,都以「射殺帶壞消息來的人」為能事,區別只是程度不同。(待續)——轉載自「美國之音」◇

延伸閱讀
陸成長放緩 去年港企倒閉創新高
2016年01月07日 | 9年前
德媒:中國8000億元非法流往海外
2015年11月25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