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主向前走 六四領袖:引導中國人轉念

專家表示,台灣選舉一步步越正常地往前走,中國人也在改變,這也是兩岸青年另類交流的方式。(Getty Images)
專家表示,台灣選舉一步步越正常地往前走,中國人也在改變,這也是兩岸青年另類交流的方式。(Getty Images)

文/記者江禹嬋

2016台灣大選後,民進黨全面執政,兩岸關係有什麼新的變化,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選前中港台澳等各國來的觀選團人數,更是歷年之最。中國民運人士分析,近兩次的台灣總統大選,已深刻改變中國年輕人對台灣的想法,甚至不希望台灣被共產黨統一,反而更珍視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

許多中國民眾從小接觸的傳媒、環境、教科書都以「統獨思想」看台灣,這次歷經周子瑜事件,更激化兩岸年輕人衝突,也意外開啟對話;台灣年輕一代「天然獨」,以及中國年輕輩「天然統」,有何共同基礎對話、該如何走下去?

這次來台灣觀選的外媒或老外,香港就來了千人以上,日媒占兩百多人,連韓國媒體也來二十幾團。這幾個最大規模的外賓來源,剛好是東亞受中國影響最大,或與中國競爭最烈的國家。有韓媒說,今天的台灣,可能是明天的韓國,而香港朋友則期盼,今天的台灣,就是明天的香港。

針對兩岸年輕人互動,六四民運領袖吳仁華表示,過去資訊封閉,加上教育體系,所以很多人對台灣民主有很多誤解,不過現今有網路,很多中國年輕人翻牆看境外的網站後,開啟了不同的視野。

他舉出,2012年總統大選,參選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落選並發表感言,當時中國很多網站上同步現場直播,吳仁華好奇中國年輕世代的想法,所以刻意選擇新浪網直播網址觀察網民留言。他說,很多網民想法竟開始轉變了。

因早期黨外運動,都是出自民間,不像現在大多是菁英分子,年輕網民、中國民主運動人士發現,民進黨也不是什麼台獨黨、暴力黨,因為中國官方總把街頭運動、民進黨說成是暴力分子,對台灣民主總是帶有反感。

「台灣立法院裡的那些肢體語言,比起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鴉雀無聲,當然來得更好!」吳仁華激動說道。

過去中國民眾都認為台灣民主很亂,充滿著激烈對抗與暴力,但那次蔡英文落選的演講,讓看直播的中國網友深受感動;中國網友感慨地說,「這讓我改變對台灣民主的看法」。

吳仁華回憶,2012年蔡英文競選總統失利,天空下著大雨,那場落選的演講,讓許多支持者、年輕人冒著雨等待了幾個小時,聽著蔡英文發表落選感言那種堅毅、撫慰人心的語言;吳仁華說,「我看了流下了眼淚,真是打動了我。」,相信有網路,台灣選舉一步步越正常地往前走,中國人也在改變,這也是兩岸青年另類交流的方式。

他觀察,這次台灣選舉與20年前看到的完全不一樣,當時整個台灣非常狂熱,家人、朋友還為了支持者問題翻臉爭吵;20年後就顯得非常平靜,加上網路影響,中國網友透過網路看到台灣民主進步,開始漸漸看到台灣民主的價值,而非侷限在統獨問題上。

港台像圍棋的兩個眼
「少了一個就沒活路」

公民監督聯盟常務理事、華人民主書院董事顧忠華則談到,台灣同理心是從經驗裡產生出來的,雖然綠營選民大勝,但有部分人似乎有些同情藍營,國民黨這次輸得很慘,但回顧2008年,民進黨輸得更慘,那時只剩27席,國民黨這次還有35席。

看到上次經驗,似乎也讓藍營對這次慘敗有著一絲希望。這就是民主制度的同理心,這種制度就是訴諸於共同的民主經驗,他說,這是非常重要的。

台灣與香港的關係,顧忠華比喻,「就如同圍棋裡的兩個眼,若是少了一個就沒有活路」,藉此形容港台彼此連動的關係。

長期投入香港的公民運動、新澳門學社理事長鄭明軒談到,之前在台大政治系念書,就對台灣有深切的觀察。這次總統大選,他特地到民進黨競選總部感受氣氛,大家就好像在參加演唱會的熱烈,他自我期許地說,「我們可以羨慕,但是不可以停留在這。」

鄭明軒說,台灣民主過去在港澳的名聲很不好,很亂、打架等刻板印象;但是在台灣生活才了解,「許多台灣年輕人早已超越藍綠、跳脫統獨在看事情」,他們知道,即使民進黨上台,也並非形勢一片大好,或是馬上有轉變的契機。

雖然選前年輕人普遍支持蔡英文,或是第三勢力,例如時代力量。但是從他們當選的那一刻起,台灣年輕人很清楚,「從當選的那刻起,彼此就分道揚鑣了」,因為接下來將會從支持者,轉變成在體制外、嚴格監督著這些進入體制內的人,是否真能實踐對民眾的承諾。◇

延伸閱讀
陸客中轉首發 8散客抵台過境
2016年02月01日 | 8年前
貨貿協議 張善政:520前不簽署
2016年01月29日 | 8年前
投顧:選後台股面臨三利空
2016年01月17日 | 9年前
研究:雇外勞越多產業薪越低
2016年01月13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