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更凜冽 「世界工廠」東莞再掀企業倒閉潮
昔日「世界工廠」現一派破敗景象
2015年,廣東省東莞市經濟形勢嚴峻,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非常大。東莞將繼續面臨企業倒閉的問題。據《界面新聞》報導,東莞當地有17家A股上市公司,行業涵蓋機械、金屬、橡膠塑膠製造和紡織服裝等,今年上半年,當地1/3的上市公司業績同期比率下降。但這只是東莞企業的一個小小縮影。
東莞市多以電子設備、玩具、皮具、服裝生產的小型加工型企業為主,上市公司占少數。更多的中小企業以工業區的形式,分散在東莞的28個鎮區。報導稱,從1997年到2008年,東莞成為全球IT業的加工製造基地。
但昔日繁榮的市鎮工業區,現在已是一派破敗景象。無論是常平鎮的木倫工業區、大朗鎮的大井頭工業區,還是寮步鎮的萬榮工業區,都隨處可見「廠房急租」的廣告,一處空置廠房的院子裡堆滿了桌椅板凳等廢棄物。
作為「手機代工聖地」,東莞集中了勁勝精密等5家生產電子設備的上市公司。這5家公司遍布電子製造產業上下游,主要服務對像有三星、OPPO、魅族、中興等。
與工業區實地情況相似,上述5家公司無一例外的在2015上半年出現業績下滑,坐擁三星大客戶的勁勝精密甚至淨虧損1.69億人民幣(8.62億台幣),較上年同期下降814.71%。
另一家廣東省LED產業聯盟主席單位,為天安門廣場、國家大劇院提供顯示器的勤上光電上半年淨利潤也下滑70.27%,並預計1至9月份淨利潤下降幅度擴大至75.90%,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訂單量下滑,致使經營情況下降。
持續經濟危機 東莞現新一輪企業倒閉潮
2008年10月,發展了13年的東莞最大玩具代工廠——合俊玩具廠倒閉之後,經濟危機的餘威擴散數年。調研數據顯示,到2011年,東莞3,500多家玩具廠倒閉約1,800家,目前只剩數百家。當時以玩具廠為代表、仰賴外貿訂單的企業大面積關門,形成東莞第一波倒閉潮。2015上半年,台資企業萬士達、聯勝關閉東莞工廠;諾基亞東莞工廠關停;為三星代工的萬人大廠東莞普光停產;東莞聖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失聯;東莞市美兒德塑膠有限公司老闆跑路;主營代工東南亞手機品牌的東莞兆信通訊公司因倒閉遭到供應商圍堵;東莞素藝玩具有限公司大門上出現法院封條和民事裁定書,證實了這家韓國企業高層跑路的消息。
2014年,市場流傳東莞有超過4千家企業關門。據東莞市長袁寶成介紹,去年東莞有428家企業倒閉,也可能存在一些企業倒閉後沒到工商登記的情況。袁寶成說,2015年東莞經濟形勢確實比較嚴峻,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非常大,東莞會繼續面臨企業倒閉的問題。
東莞台商協會顧問袁明仁向媒體透露:「不止東莞,全(中)國(製造業)的情況幾乎一樣。寧波、常州、無錫、昆山、蘇州、無錫、天津,這些地區做外銷和內需的工廠,業績普遍下降四成或以上。」
##換頁##
華為中興一級供應商倒閉 深圳福昌數千工人維權
《第一財經》報導,深圳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近期陷入「倒閉風波」,該企業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級供應商,主要生產手機和電話機塑膠外殼,公司員工超過4千人。10月9日上午,在深圳龍崗區政府門口,依然有大批福昌的供應商以及員工代表就福昌突然倒閉事件提出抗議。10月8日福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及訴訟、銀行收貨,導致公司資本鏈斷裂,現決定即日起停止生產,公司放棄經營。
福昌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集精密塑膠模具製造、3C(通訊、消費性電子、電腦)和木塑產品開發設計製造為一體的代工和生產廠商。資料顯示,福昌過去的主要客戶有華為公司、中興公司、中國電信、美國哈曼國際工業和日本夏普的合作夥伴及中國移動等公司。聞泰通訊一名負責人認為,目前製造行業整體蕭條是福昌倒閉的導火線。該人士說,「比起2008年的金融危機寒冬,這次行業所面臨的挑戰更加大,那時候出口還可以轉內銷,現在國內手機行業競爭非常激烈。」
除了企業自身的技術跟不上,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勞動力成本上升、利潤微薄,這些都讓手機代工業和加工業的經營越發艱難。
據《界面新聞》報導,因產業不升級導致訂單減少、資本鏈斷裂的並非只有福昌電子一家,這是目前整個手機配件行業都遇到的問題。過去一年的時間裡,手機供應商倒閉的消息不斷傳出,手機代工廠商的寒冬已經來臨。
中國企業債達521兆台幣
10月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出警告,新興市場國家中有多達3兆美元的過度舉債,中國是其中規模最大的。目前正處在經濟轉型期的中國,其信貸風險敞口尤其令人擔憂。路透社7月19日報導,全球最大規模的企業債對中國正在放緩的經濟造成的威脅更大,而且也不容易解決。當前中國企業債規模達到16.1兆美元(約521兆台幣),而且仍在不斷攀昇。路透對1,400多家公司的研究發現,中國企業債規模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60%,是美國該比率的兩倍,而且在過去五年來嚴重惡化。製造業企業的債務與盈利之比越來越高,2010年至2014年,原材料企業的這一比例由2.8倍升至5.3倍,能源企業的比例從1.1倍升至4.4倍,工業企業的從2.5倍升至4.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