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輕旅行 漫遊北港古鎮
一來到北港鎮,便感覺人正牢實地踩在台灣開拓史的紐帶上。
遠溯自1621年「開台王」顏思齊率眾入墾北港迄今,忽忽已歷四百秋!由北港鎮西走,銜接水林與口湖兩鄉的金水164縣道,兩側的村里均屬於北港溪流域的生活圈。北港人面對這段歷史隱然有些矛盾的情感,但大部分的鄉親並不介意顏思齊曾是流亡日本、活躍於台海的海盜。
開台紀念碑 標識台灣拓荒史
北港鎮人口約4萬1千人,媽祖廟為鎮民及海線民眾的信仰中心,而環繞著廟宇四周所形成的土產與地方小吃商圈,則最受遊客青睞。
「顏思齊開台紀念碑」矗立在媽祖廟西行200公尺處圓環,主碑文14個陰刻紅漆的行書,是1959年省主席周至柔將軍所題,其字剛健磅礡足以襯托出顏思齊豪邁傳奇的一生。遊客蒞臨北港古鎮,宜攜上相機悠閒地踅到圓環來,在紀念碑前或許會遇著好客的北港人,為您補上這段帶有爭議性的台灣史。
顏思齊漳州府海澄縣人,早年因受辱而殺人遂逃往日本,有指其轉行為「武裝商人」,從事海上買賣而致富。他精通武術,為人豪爽仗義,與楊天生、鄭芝龍等26位湖海人士結拜。後又於日本犯事,便匆匆渡海出走台灣,船至北港溪畔樹腳里之「船頭埔」捨舟上岸,並設立主寨、哨船、糧草等十寨以應敵犯,主寨設於北港鎮與水林鄉接鄰的「顏厝寮」。
「中土人之入台灣,自思齊始。」《台灣府志》記錄了這段莽莽蒼蒼的台灣開拓史。時人梅齋先生有一段散文詩也說這事,輕旅行的來客當聽完顏思齊故事,也喝足了令人頭皮發麻的北港圓環特產青蛙湯,此刻正適合以懷古的滄桑嗓音低誦:
台灣府志與令船家桅篷俱震的黑水溝/早認證了「開台王」的豪邁身影/九莊十寨以及笨港老街道的隻磚片瓦/還幽幽地吐納著遠人的鄉思/而三千枚漳、泉漂流來的桐花籽/一出船頭埔/便牢牢咬住這一方厚實的泥土……
笨港賞橋 勾起旅人無限遐想
蜿蜒的北港溪,流輕切過北港古鎮的東南側腰身,承載著大北港生活圈人巨量的歷史記憶。繞經北港鎮短短2公里的溪流上,有4座造型各異、功能有別的橋連接彼岸。
「媽祖大橋」:北港鎮的外環大橋,用以紓解農曆年節和「三月迓媽祖」的車潮,卻不宜閒行、閒眺,待一下引坡,車子便長趨直入嘉義縣境了!橋塔狀似媽祖神像上的鳳冠、欄杆採波浪造型及人行道水紋波浪,設計都緊扣著媽祖庇佑民眾的宗教意涵。
「復興鐵橋」:「橋」極容易勾起旅人的遐想,而賞橋,橋則宜新宜老,也宜斷!建於1911年,五、六十年代是條黃金鐵道,行駛台糖的「五分仔車」載運製糖甘蔗,同時也是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1980年,運輸功能逐漸式微,最後索性橋斷人散,真個成斷橋殘憶了!
溪東岸板頭厝的文史工作者在鐵道旁立了「相信火車總有一天會轉來」的牌子,回憶、感慨與深切盼望的情愫,看來溪兩岸民眾的心靈是契合的。
「女兒橋」:橋名女兒,而鋼構外觀卻頗為陽剛,熱浸鍍鋅的防鏽橋身橫空而出,出至溪床中途軋然而止,止其所止,此設計特別為觀光客留了點議論的空間。
客如打台北來,自須入境問俗,俗字有兩解,此處解為:秋深,女兒橋上。您大可從背袋裡摸出那包蠶豆仔,邊嗑邊吮,或坐或倚,就聽聽橋下的老笨港溪水依然吟唱著詠嘆調,都到古鎮來了,還端著幹什麼呢?
「觀光大橋」:相較於女兒橋的銀白色妝,晨曦暮靄中別饒風韻的觀光大橋,暱稱為「紅橋」,似較浪漫些,訪客中常會藏著幾個詩人、幾位攝影家,他們可挑剔著呢!
紅橋橋頭守護神的裝置藝術千里眼、順風耳造像,今年夏日,雖一毀於颱風,一受創於吊車,但遠客也無須為此惆悵,過了橋,下一站我們就來到國定古蹟「朝天宮」了。
朝天宮媽祖婆 信仰諮商匯流
廟建於1700年,初記載名為「天妃宮」,1837年於舊廟原址重修,即今之北港朝天宮,1905年因大地震受損信徒捐款重建,期間曾有多次局部整修,迄今有3百餘年的歷史。
媽祖廟是北港人精神所託的信仰中心,媽祖婆慈悲的影像更是深入人心,聞說多數的台灣民眾一生中至少會有一次,扶老攜幼虔誠地到北港朝天宮來跟媽祖婆說說話。就另個面向觀察,無疑的,媽祖婆像極了一位高階的諮商心理師,而傾聽、「溫暖的接納」與「無條件的尊重」是祂經常使用的諮商技巧。對於來談者,「籤詩」便是祂給予的建議,籤詩往往鼓勵作積極正向的解讀。
在角落,有人雙手合十喃喃自語;供桌前,十數位信徒持著香各自低聲傾訴,團體動力在此開放團體的成員間流動著。自開啟協談至結束,媽祖婆始終微笑不語,但來談者卻深深感受到被理解與支持,而這正是療癒的開端。
10月,是北港古鎮熱情洋溢的月分,輕旅行也剛啟程;朋友們,明天也來跟媽祖婆說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