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青年面臨被台灣遣返 談力挺「光復民國」

王睿參加了由「光復民國(大陸)工作委員會」和《黃花崗雜誌》在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的「紀念國軍抗戰•光復民國大陸」研討會。(網路擷圖)
王睿參加了由「光復民國(大陸)工作委員會」和《黃花崗雜誌》在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的「紀念國軍抗戰•光復民國大陸」研討會。(網路擷圖)

【大紀元訊】
五名大陸「異議青年」(王睿、陸寧、石堅、蘇黔龍、楊盧旖旎),由於在大陸各地宣傳民主理念、人權價值和歷史真相曾遭中共當局關押、拘留和監控。五人分別以旅行團、自由行等方式先後抵臺,並逾期未歸。由於留臺無望,2015年9月12日欲駕船前往關島向美國政府尋求政治庇護,因風浪太大船隻擱淺於台灣外海,在主動向台灣海巡署尋求協助後,被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據悉9月25日上午楊盧旖旎已被遣送回大陸,目前王睿等四人仍被留置於收容所,近日也將面臨被遣返的命運。

2015年9月6日王睿參加了由「光復民國(大陸)工作委員會」和《黃花崗雜誌》在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的「紀念國軍抗戰•光復民國大陸」研討會,以下是他在會上的部份發言。
王睿:大陸的「民國熱」為什麼會形成? 現在大陸許多年輕人,特別是很多初中生,他們因為從學校所學到的歷史課程中發現很多疑點,因此他們試圖尋找真實的答案,但是非常困難,因為他們的信息渠道非常地閉塞。他們經通過「翻牆」,通過各種「微博」,通過電影,不斷地尋找,最後他們發現原來國民黨中華民國存在過,原來他們中華民族做出過這麼大的貢獻。

大陸「民國熱」是對中華民國「國體」的懷念

南京的「中山陵」裡,有塊碑刻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上邊寫著「軍政」、「訓政」、「憲政」這三步的內容,誰都是可以看的到。「軍政」就是當時軍閥混亂,還有復辟勢力,我們必須用一個強力的中央政府,以武力手段來強制那些鬧事之人,不讓他們去破壞我們將要建立的民主體制。 「訓政」 是因為中國人兩千多年來都生活在專政體制下,從來沒有過「民主」的概念,大家都是在摸索著前進,所以國民政府有責任、有義務以一個國家政權的手段,來幫助大家學習怎麼樣一個民主的生活,然後是「憲政」就是臺灣今天的模樣。

我們大陸人民很悲慘,我們「訓政」還沒有結束,日本鬼子就打來了。然後共產黨還拚命地鬧,在江西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並在各地搞武裝暴動,讓國民政府沒有辦法完成「訓政」。政府要應付戰爭,要保住民族的生存,因此不得先中斷了「訓政」。

到臺灣後,抵擋住了共匪對臺灣的「入侵」,防止了臺灣的「赤化」以後,開始在臺灣實行「憲政」。 不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是什麼蔣經國給逼得沒辦法了,為保住自己的後路,才去實行「憲政」的,不是這樣的。 蔣經國先生在臺灣實行「憲政」,是因為中華民國已經經過了「軍政」、「訓政」,現在走到了「憲政」這一步了,這是從1911年開始到現在的傳承。

那我們中國大陸為什麼會有「民國熱」?這並不是對國民黨的懷念,而是對中華民國這個「國體」的懷念。大陸人民為什麼一心想要「恢復民國」?他們要恢復的是中華民國,是要恢復我們曾經在大陸走了一段,但是還沒有走完的那段民主歷程。

大家有目共睹,不能再迴避的一個事實是,今天中國大陸已經淪為成一個道德淪喪的地方,人民在「水深火熱」之中。你不要跟我說大陸經濟發展什麼的,我告訴你,大陸經濟發展最發達的地方,都是最「反共」的地方。

中國人的恐懼代代相傳

大陸人民今天不傻了。也許可能一個外來人跑過去問他說,你感覺今天過得很好?他會跟你說:「我今天過得還是不錯的。」他不想跟你深入聊,那是因為他太怕了。 中國人的恐懼代代相傳,我們從小就被父母告知:「你們這個不能說,那個不能說啊,說了要倒楣了。」因此我們天生就有一種恐懼。雖然我們出生的時候已經過了「六四」,但是仍然都會對「六四」有恐懼,我們是帶著恐懼出生的,這就是一個實例。

我們的父母那一代 , 經過了「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等運動,他們內心充滿恐懼的記憶,他們把他們的恐懼都遺傳給了我們這一代人了。其實我們八零後、九零後是帶著恐懼出生的。 雖然我們沒有親眼看見、親身經歷那個恐懼,但是這個恐懼在我們的血液裡,我們並沒有擺脫和拋棄恐懼。

那麼今天為什麼我們帶著這種恐懼出生的這一代人,為什麼還要去「光復民國」呢? 並且現在輿論鋪天蓋地的說民國是曇花一現、民國是不可實現的。可是既然民國這麼不可實現,為什麼大陸那麼多的年輕人,我們還要去堅持這個夢想,而且對我來說那不是夢想。

大陸人民經過六十六年的痛苦經歷,前人對民主艱難地探索,對歷史的反思,民主的實踐和總結,我們今天八零後、九零後是幸運的,因為我們不需要像我們的前輩那樣,需要自己一點一點地去摸索出來的。我們今天一出道,就拿來現成的結論和理論就用,所以我們才能一下子看到問題的本質。我們才能知道,對於中國來講,我們只需要去走完我們前人沒有走完的路,因為這條沒走完的路,它不是沒有實現,它在臺灣實現了。

臺灣的經驗告訴所有中國人,當年國父孫中山先生提出的「軍政」、「訓政」、「憲政」這個「三民主義」的民主道路,已經在臺灣實現了。 這是一個證據,臺灣是證明中華民國實質存在的證據,證明中華民國的民主道路是正確的證據。

另外,我想再說明一點,就是說大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一點。 大家今天生活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所有的朋友,特別是臺灣人必須承認一點的就是,你沒有出生在那個專制社會中,你不可能真正的用身心來體會那種痛苦。 當然我接觸到很多在臺灣出生的朋友們,他們沒有這種體會,他們很多人會同情,真地會同情大陸的民眾,但是我仍然說,謝謝你們的同情,但是你們不可能設身處地的去體會到這種感受。 當然,我也不希望你們會體會到。謝謝。



文稿:《黃花崗雜誌》

影片:新唐人《透視中國》製作組

附: 《強烈譴責馬政府遣返楊盧旖旎女士 呼籲臺灣人民保護另外四位大陸青年》

根據最新消息,馬政府不顧各界人士的呼籲,不顧人道關懷和民主理唸的大是大非,已於 9月25日晨7點05分將滯留臺灣的五位大陸「民國派」反共青年中的楊盧旖旎女士被押上飛機經香港轉送重慶遣返大陸,其他四人只待中共通知就會遣返。

對此,光復民國(大陸)工作委員會表示最強烈的譴責!將一位弱小的女子送入中共虎口,馬政府天良何在?你們的行徑,違背了起碼的人道主義原則,辱沒了中華民國和臺灣人民!

現在,我們盼望楊女士在中共手中少受折磨、從輕發落,她畢竟是五位青年中最為低調的,可以說是為了男友王睿先生才滯留臺灣。另一方面,當務之急是保住另外四位青年,他們的反共言行遠甚於楊女士,如果被遣返,將難免遭到酷刑並被長期監禁。我們敦促馬政府不要一錯再錯,不要再做出親痛仇快之舉!如果臺灣不便收留他們,還可以尋找第三國,千萬不要將他們遣返大陸!

與此同時,我們向臺灣人民尤其是臺灣青年發出呼籲,請你們超越政治立場,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和自己的良知,站出來阻止馬政府遣返另外四位大陸青年!你們曾經依靠自己的力量制止了馬政府和執政黨強行通過「服貿協定」的企圖,現在,你們同樣能夠保護這四位青年!謝謝!

辛灝年 暨光復民國(大陸)工作委員會全體人員
臺北時間民國一百零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附: 光復委公開信《千萬不可讓大陸「反共義士」再入中共魔掌》

- 就五位大陸青年面臨遣返致馬英九總統和中華民國政府的公開信

尊敬的馬總統英九先生暨中華民國政府:

驚悉中國大陸五位「反共義士」(王睿、陸寧、石堅、蘇黔龍、楊盧旖旎)因故被中華民國政府扣押,並可能於近日內被遣返大陸。此事經媒體報導,在臺灣、大陸及海外都已經引起了巨大反響。

根據我們的瞭解,這五位年輕人都是中國大陸「民國派」人士,嚮往中華民國。他們主張在大陸光復中華民國、實現民主憲政,為了這一理念冒險犯難,與中共專制政權進行了多年的勇敢抗爭。他們是在中共的打壓甚至是追捕之下,是在無法被臺灣收留的可悲境遇中,才大膽決定鋌而走險,駕船渡海,計劃赴美國關島申請政治庇護,以求自由。

如此志在「民主復國」的反共義士,不但是大陸青年中的真正精英,亦為中華民國政府理應善待之勇士。他們的小船上之所以飄揚著中華民國國旗,是因為他們作為大陸的「民國派」人士,將這面旗幟認作自己的國旗,絕不是要喬裝打扮以偵查國軍的「漢光演習」。以他們的裝備和技術,偵查國軍演習的說法豈非笑談。

他們中的三人之所以要航近臺灣,是為了接走在臺灣滯留卻又無法獲得收留的兩位反共義士,而絕不是要接走打進臺灣的中共「間諜」。其中的王睿先生,不久前在我們於臺北召開的「紀念國軍抗戰,光復民國大陸」國際研討會上慷慨陳詞,一聲聲、一句句都反映出他對中華民國的深厚感情,表達了他們這一代大陸青年要「光復民國」的堅定意志,以及他們對中共專制政權禍國殃民之纍纍罪行的無比痛恨。他們若是「匪諜」,則何人不是「匪諜」?倘若真是「匪諜」,又何須駕船渡海,冒風浪亡命之險,以返大陸?因此,對這五位反共義士的「匪諜」指控,實為不實之指。

尊敬的馬總統英九先生暨中華民國政府,面對這五位英勇的大陸反共義士,務望你們能以慈悲大度之心和人道主義情懷,寬容他們,拯救他們,絕不可因中共的無理壓力而讓他們再入中共之魔掌。否則不僅讓中國大陸千千萬萬的「民主復國人士」大失所望,而且陷自身於不義,後果將不堪設想。我們由衷希望你們能夠為中華民國積德,為兩千三百萬臺灣人民積德。

敬請馬總統與中華民國政府三思而後行!

辛灝年 暨光復民國(大陸)工作委員會、《黃花崗》雜誌社敬呈
民國一百零四年九月十七日於美國舊金山
民國一百零四年九月二十一日正式遞交駐舊金山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延伸閱讀
中共嚴控異己 陸民團舉步維艱
2015年03月03日 | 9年前
因言獲罪 陸作家鐵流遭判2年半
2015年02月26日 | 9年前
共媒自爆:微博上挺共聲音少
2014年12月15日 | 10年前
中共對異議人士發動新一輪鎮壓
2014年10月19日 | 10年前
中共懼觸發中港台「反共」共振
2014年09月16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