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氏騙局 讓你體驗破產危機
發生於1920年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起因自美國一名義大利移民查爾斯・龐氏(Charles Ponzi),他藉由成立空殼公司,向投資者招募資金,騙他們可獲得回報,龐氏拿後期加入者的資金來支付之前的人加入時所承諾的回報,以此再吸引更多投資者投入資金,由於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他7個月內吸引了3萬名投資者,這場騙局更到一年之後才被揭穿。
台灣桌遊設計師Jesse Li便以「龐氏騙局」這個事件來設計桌遊,在遊戲中,玩家扮演金融騙徒,成立空殼公司向民眾募集資金,在資金到期時支付給民眾期約的孳息,並重新計算下一次到期日,由於空殼公司不會創造實質收益,玩家只能借更多的錢來支付利息,債務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直到玩家無法支付利息就輸了,同時遊戲也結束。
「一開始覺得龐氏騙局這個故事很迷人,如果以理性的分析來看,會覺得龐氏騙局的結構蠻不可思議的,因為這到最後一定會崩潰,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深陷其中?而且這樣的事件,在歷史上不只發生過一次,在不同國家還有不同的版本。」Jesse Li 舉例,像直銷、老鼠會一些多層次的傳銷,甚至後來有一些金融學家認為,設計不良的退休制度也有龐氏騙局的結構性問題。
Jesse Li說,比如台灣的健康保險,老年人並沒有從2、30歲就開始繳交健保費用,卻可以立即享受到健保的優惠,老人占了健保大部分支出比例,但健保財務來源,除政府補助外,多來自於青壯年人的受薪階段;年輕人在健保支出上相對少,即使他們老了之後也可以享受健保,但卻要承擔健保可能破產的風險,或為了避免健保破產,未來的福利可能縮水與支付的費用增加,這就是龐氏騙局的結構:前期加入的人用少量的代價就可獲得比較多報酬,而後期的人即使付一樣的錢,卻要承擔更大的、系統可能崩潰的風險。
Jesse Li認為,其實桌遊有趣的地方,在於可以把現實中許多看起來很複雜的運作,用簡單的結構來表達;他以桌遊「電力公司」為例,把一個公司的經營面,像拍賣電廠階段,就是公司的研發層面,買發電原料就牽扯到成本管理,擴展變電所,就像公司要搶市占率等等,用遊戲的方式就完整呈現出來,桌遊的魅力就在於此,「有時候你覺得桌遊玩一場要90分鐘到2小時,但是你透過桌遊可以去了解一個社會的結構問題,你就覺得,這2小時其實也不算長。」
Jesse Li表示,他在設計這款桌遊時,偏向歐式桌遊風格概念,提供一個整體的環境,不會告訴玩家每一個動作有什麼意義,或對應到什麼事件,而是用一個比較抽象的方式,去交代出前因後果。
不預設立場 讓玩家自己判斷
「龐氏騙局」誕生的過程中,其實也有發生一些變革,「一開始的遊戲並不是長這樣子,反而是像股市買賣,」但後來Jesse Li發現這樣不對,雖然同樣有提到利息壓力,但卻會讓投資者(玩家)的注意力放在股票的漲跌上面,而較少去注意到還利息的部分,所以就刪除這部分;但只剩下還利息,遊戲又會太過單調,他便在遊戲階段加入「暗盤交易」,讓遊戲更多變化,玩家手中的錢增加流動,以及玩家與玩家之間的互動,也都會提高遊戲的不可預測性。
相較一些以教育為主題的桌遊,Jesse Li反而有不同的看法,他說自己比較不喜歡在玩桌遊時,人家直接跟你講說這就是代表什麼,或者一直強調某款桌遊的功能性、強調完了之後就會學到什麼,或引導玩家去做設計者認為正確的動作;他說,「龐氏騙局」不會特別告訴玩家,什麼是對的、是錯的,而是告訴玩家遊戲結構,玩過之後自己去思考:做什麼動作會有什麼後果,進而修正自己的玩法;「玩桌遊就像是進入一個新世界,不去依賴所謂的權威知識,靠自己摸索活下去的規則,挖掘自己的潛力,修正自己的判斷,並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