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政策環評 環團:無解

【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

環保署28日召開第二次核廢政策環評,對於高汙染、難處理的核廢料,環保團體表示,三座核電廠的冷卻池已超載,核廢料無解。核電廠繼續運行,對台灣只有威脅,環團堅決「核電停機,立即廢核」!

會議中,環團對原能會的簡報提出多項質疑,環評並未有任何結論,主席裁示,原能會應提出補充,環評延議再審。

日前總統馬英九提出核廢料「境外再處理」,目的是將用過的燃料棒中的鈾與鈽回收再利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洪申翰表示,處理後的高階核廢料還是必須運回台灣貯存,不會在境外消失,而這種技術只有法、英才有,但法、英並未使用。

洪申翰表示,鈽的自然半衰期要2萬5千年,放射才會變成原本的一半;而剛從反應爐卸任的燃料棒,必須冷卻降溫5到10年,再轉至中期的乾式或溼式繼續貯存,地球永遠處於輻射的恐懼中。

洪申翰表示,目前三座核電廠貯存在冷卻池的燃料棒處於危險的「擁擠」,核一廠原設計3‚030束,現達5‚514束,核二廠也超出原設計,核三廠則超出1千束,就算有中期的乾式存貯廠,冷卻池還是必須密集化貯放超過40年。

另外,低階核廢料如工作人員的防護衣等,現階段最終處置選址挑上台東達仁鄉及金門烏坵鄉,綠黨立委候選人王鐘銘指出,政府對偏遠縣市資源分配不均,現又以回饋金強迫其購買汙染權,對弱勢鄉鎮而言是雙重不平等。◇

延伸閱讀
立委質疑經部擬修核廢選址條例
2013年10月22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