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斷然處置、七層防護 日專家:不可行

福島富岡町的工人持續進行土壤除核汙的工作。(Getty Images)
福島富岡町的工人持續進行土壤除核汙的工作。(Getty Images)

【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核電廠在國際上過去發生幾次核災,造成不可逆傷害,台灣也吵了幾十年,擁核反核兩派各持己見。「斷然處置」、「七層防護」是現在政府、台電宣稱台灣不會有核災的兩個神主牌位。日本核電專家解析,這兩種方式在核災發生時,根本無法應變,並對台灣核一、核二延役問題提出質疑。

經濟部與台電設下核廢料送法國再處置,實際上是做「核一核二廠延役」計畫。在旅日作家、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設立人陳弘美提到,把燃料棒送去法國處理,20年後再送回台灣,只是台電為了爭取核一、核二延役的空間與時間。

地震國告別核電日台研究會日前舉行「全民了解大環境.小環境核安的常識」記者會,邀請日本地質專家都司嘉宣、跨國核能顧問佐藤曉說明長期觀察核電運作後所提出的建言。

針對台電申請核一核二延役問題。佐藤曉認為,「不是因為核電廠老舊就不能延役,而是本身設計的問題」,揭示核一二廠延役所面臨的危機,對台電所提出的「斷然處置」、「七層防護」更感到憂心不已。

「斷然處置」不可行

2011年在美國的國際研討會中,台灣學者曾發表所謂核電廠「斷然處置」,首先反應爐壓力容量降壓,接下來爐心灌水,再將圍阻體氣體排出等3項措施。

佐藤認為,這是個立意佳,可以引起注意的方法,但是極具風險的一步險棋。他解釋,在斷然處置過程中,第一步的降壓,以及第二步的爐心注水步驟,必須要非常及時且不能間斷,中間絕不能出一點差錯。

他以福島核災為例,當時事故發生後,所有破損物四散,核電廠電力喪失、壓力水位溫度的參數都無法充分掌握,加上通訊失靈、餘震不斷,而且道路癱瘓,接連發生氫爆、輻射快速逸出等狀況不斷,在這麼混亂的情況下,要在30分鐘內實行斷然處置根本不可能。

因此台灣政府,以及核電專家所提出的方式不可行。他說,斷然處置不是萬靈藥,建議人類面對核電絕不能心存僥倖。

海嘯因素不可忽視

都司嘉宣為知名地震、海嘯、火山學家,為2004年南亞海嘯國際調查團長。他走訪所有日本的核電廠,分析研究濱海核電廠下的海底地形得出結論,地形變動是侵襲核電廠,造成海嘯威力的最大因素。台灣過去沒有把這因素納入考量,他認為是非常危險的。

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位在宮城縣的女川核電廠受到14公尺海嘯襲擊,卻沒有受到影響;但是福島縣福島核電廠,只受到13公尺海嘯襲擊卻受到重創,主要原因便是福島核電廠設計者認為,福島海岸不會受到大海嘯襲擊。

雖然當時反應爐圍阻體沒有被損壞,但柴油發電機地基高度只有4公尺,因此失去冷卻用的備用電力。都司嘉宣建議,台灣的核電廠應重新思考地震造成海嘯的危害,研究台灣附近海域地質研究,同時把柴油發電機的地基提高到10公尺以上,避免災害發生。若琉球發生大地震,大約20分鐘海嘯就會到達台灣。

「七層防護」 需納入災後處理

日本針對核災設計出「五層防護」,台電也提出比日本更多兩層的「七層防護」。

台電所提出的防護包含,緊急海水泵建築物保護、廠房高程12公尺/距岸500公尺、氣冷式柴油與汽渦輪發電機提供後備電源、生水池提供反應爐注水、規劃建置防海嘯牆、斷然處置程序。

然而日本所沒有的部分,則是抽水機房有水密性建築物保護、7部柴油1部汽渦輪發電機組、4.8萬噸生水池。

佐藤曉說,目前國際間的5層防護包含「失效防禦的設計維護」、「失效偵測的檢查」、「針對設計基礎上意外事件的安全功能」、「嚴重意外的防止」、「緊急應變」,以上所提的,與台電所提的七層防護根本不相關。

陳弘美提到,台電所提的防護措施與日本所提的應變方法相較之下,根本毫無意義。台電宣稱的措施,等於是「把內褲穿7層」般的無意義。佐藤建議,若還想要加兩層防護,應該是加上「場址需求」與「災後控制」。依照場址需求,可從人口分布與地質條件來評估設場地點,他坦言,日台都沒做到。

另外,以台灣4座核電廠的壓力測試報告來看,國際要求以「一萬年一次」的規模來設計,4座電廠也都沒有達成。

他在舉例,福島核電廠核災到現在不斷滲出輻射水,範圍遠到連美國西岸、甚至阿拉斯加都已偵測到,顯示「災後處理」列入七層防護已是必要考量。◇

延伸閱讀
核能權威來台 環團籲馬總統踹共
2015年05月21日 | 9年前
夏季電缺 台電:盡一切努力供電
2015年05月15日 | 9年前
反核勝利 日法院禁重啟核電廠
2015年04月14日 | 9年前
陳弘美:核電是有時差性的暴政
2015年03月08日 | 9年前
陳弘美:核電是有時差性的暴政
2015年03月08日 | 9年前
廢核團體314遊行 替核電送終
2015年03月05日 | 9年前
台灣沒核電將缺電 真話或謊言?
2014年12月24日 | 10年前
烏克蘭發生核電事故 週五將修復
2014年12月04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