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薪」情差 學者:與家庭、教育有關

【記者江禹嬋 /台北報導】

薪資停滯,分配不均問題,1998年以後開始在台灣不斷發酵,目前各國經濟專家不斷從「產業面」著手,不過現在有國外學者,試著開始從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環境進行切入;某種程度來說,「家庭背景」與「權貴體系」具有強力的聯繫關係。

兩百多年來,自由市場理念被認為是主流,也被認為是實行資本主義,雖然全人類的福祉增加,但即使是富裕國家,其內部貧富不均現象,也不斷為人所詬病。

到了20世紀則演變成為「中產階級消失」,和「M型社會」,「1%富者vs.99%貧苦者」的恐慌。不過最受人抨擊的,則是權貴與政府勾結,而造成的不公現象。

台灣薪資停滯是相當特殊的現象。台大經濟系教授樊家忠舉出,自己在1998年出國,2011年回到台灣後,發現自己助理的薪水,竟然跟自己當年擔任助理的薪資標準差不多。

除此之外,同期的親朋好友在1990年代領的薪水,即使到了2010年,領的薪水竟也差不多少。從資料可看出,從1998年開始台灣經歷的一段薪資下降的過程。因牽涉原因複雜,演變成全球一個難解困境。

分配不均
專家:具跨世代移轉因素

大家不斷關注所得分配不平均問題,樊家忠說,卻忽略另一項相關問題,即是「跨世代移轉」因素;薪水跟所得或是其他教育程度,有多大程度是取決於父母、家庭教育環境?

過去研究所得分布不平均,只單從個別產業鑽研,卻未思考過,這樣的研究資料來源是否客觀,或是有所偏誤。國外研究專家提出,要研究此問題,要回過頭從一個人的來源研究起,包含家庭背景,天分、智商遺傳等。

若探討A、B兩位民眾薪資不同的形成原因。樊家忠舉例,若A是權貴第二代,因為家庭環境好,給了A提供很多發展選擇,B則是一般家庭孩子,無法擁有相同機會,當起跑點不同,就讓許多人感到不舒服。

「所得分配不均」與「跨世代移轉」是非常相關的問題。不過研究跨世代移轉卻有很大困難,因為需要大量精確資料,教育年限、品質也不同,也會造成很大偏誤,另外,高所得在調查時,會發生低報問題。國外研究直到1992年因電腦發展,出現較精細研究。

在中國有個研究,發現不少高所得低報比例非常高,若賺了100萬,卻只報10萬,相差十分之一;台灣也有相同情況發生,因此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研究分配不均的數據、比例就會有很大偏差。

雖然對家庭環境與所得不均,很難以偏概全地劃上等號。若只是探討所得惡化,除了從產業體系找原因外,樊家忠說,不可否認,在權貴政商勾結環境中,自然得到很多好處。

雖然非必要因素,但良好的家庭背景卻是比一般人獲得更多機會的重要因素。他認為,唯有多方面探討,才能盡量對症下藥。◇

延伸閱讀
分配不正義 人民撻伐兩岸權貴
2015年01月30日 | 9年前
中共自曝分配不均問題嚴重
2012年12月14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