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民主 中國人也曾勇敢
2014年的3月18日,台灣學子為了抗議政府黑箱宣布完成《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委員會審查,進入立法院占領議場,造就為時23天的「太陽花學運」;同年9月26日,香港人民為爭取真普選發起一系列公民不合作運動,占領中環,9月28日,防暴警察向示威者施放催淚彈,一度威脅開槍,激起民憤,擴展成為「雨傘運動」,至今仍在進行中;回顧1989年6月4日,中國也發生為了爭取民主,致使警民流血衝突的「天安門事件」。
天安門事件起因於學生發動大規模要求民主選舉和反貪腐示威,加上當時中國國營企業倒閉,全國數百萬工人失業,各地出現罷工潮,中共內部大量官員貪汙,1988年時任中紀委書記、中宣部長的胡耀邦以極大勇氣指出,應當糾正中共和毛澤東的錯誤,卻被迫辭職,最後心肌梗塞逝世,給中國民眾、學生對中國民主變革的渴望,帶來巨大衝擊。
此後,各地陸續出現悼念胡耀邦的輓聯、大字報,上千名學生靜坐、遊行,遞交請願信,要求重評胡耀邦是非功過,公布國家領導人及家屬收入;解除報禁,實行言論自由;取消北京政府遊行示威規定;政府領導人向全國人民公開檢討等要求。
中共當局對於學生訴求不理不睬,甚至變本加厲封鎖言論,以報導抹黑學運,致使越來越多學生加入靜坐示威遊行的行列,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早上,北京政府戒嚴,坦克、空降師近20萬人,被用來對付手無寸鐵的學生跟民眾,國際上禁止使用的開花子彈,也成為中共鎮壓學生的工具。據不完全統計,六四慘案,中共屠殺的人民,數量保守估計在數百至數千人之間。
六四後,中共開始透過電視等散播民運人士照片,搜捕21位學運領袖,包括北京大學的王丹、劉剛、封從德、王有方、張伯笠、熊焱,北師大的柴玲、梁擎暾、清大周鋒銷、熊煒,中國政法大學的張志清,南京大學的李錄,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王超華,維吾爾族的吾爾開希等14人流亡海外;北京經濟學院的翟偉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鄭旭光、北京電影學院的馬少方、北京大學的楊濤、中國政法大學的王治新、清大的張銘、雲南苦聰族的王正雲等7人則是留在中國。
中國民主和人權 不只是中國的事
在這些學生中,柴玲目前為教育軟體公司Jenzabar Inc的創辦人兼總裁,當年逃抵美國後學習經商,2010年她成立「女童之聲」(All Girls Allowed),爭取維護中國婦女兒童的生命和權益,她並表示將繼續關注中國的民主和人權問題。
封從德現居舊金山,今年,他擔任天安門民主大學校務委員會召集人,宣布六四前夜在天安門成立的天安門民主大學,在被迫關閉25年後,於6月1日在舊金山復校。封從德認為,凝聚共識、共同結束一黨專制是目前中國民主運動的當務之急,六四的教訓是雖然追求自由、民主的人很多,但如果缺乏基本的常識和共識,還是難免失敗。為此,天安門民主大學應運而生。
吾爾開希離開中國後,經香港轉往法國,組織「民主中國陣線」,現居住於台灣。他對於台灣太陽花學運及香港雨傘運動皆曾聲援力挺;現常居台灣等地的王丹認為雨傘運動「絕不僅僅是香港的事情,這也是中國的事情,也是台灣的事情,也是華人的事情,更是文明世界的事情。」
覺醒的香港新一代青年
而在香港,也有屬於香港本身的學生領袖。為了抗議港府以國民教育管制學生思想,林朗彥、鍾曉晴和黃之鋒召集創辦「學民思潮」,初期旨在反對香港政府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後來擴展至政改,主張「全民提名、全民普選」,目前以黃之鋒為召集人,持續對香港政改方案等提出看法,並曾兩度參與在港的六四遊行及六四燭光晚會,為港人爭取自由發聲。
另一個學生團體則是1958年成立的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簡稱學聯),起初是為了推動學生運動、促進學生投入社會等訴求為主,由8所專上院校的學生會所組成,持續為爭取香港民主化而舉辦多項活動,甚至上街遊行抗議;對於六四天安門事件,學聯曾參與中國的示威和絕食行動,至今每年皆舉辦紀念活動。學聯現任祕書長為香港大學的周永康,副祕書長為香港中文大學的岑敖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