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研發新材料 能吸氧再釋出

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的研究人員麥可肯齊(Christine McKenzie,圖中)等人研發出的一種新材料,可吸收高濃度氧氣並加以儲存,未來或可取代氧氣筒供應氧氣。(取自南丹麥大學)
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的研究人員麥可肯齊(Christine McKenzie,圖中)等人研發出的一種新材料,可吸收高濃度氧氣並加以儲存,未來或可取代氧氣筒供應氧氣。(取自南丹麥大學)

【記者王明/編譯】

丹麥研究人員合成出全新的結晶材料,能吸收高濃度氧氣並加以儲存。僅一湯匙的含量便足以吸光房間內氧氣,而且所儲存的氧氣不受時間與地點限制,可再次釋出使用。這種新材料或可取代氧氣筒,成為將來提供高濃度氧氣的絕佳工具。

吸氧濃度高達空氣中含氧量160倍

據「每日科學」網站(sciencedaily.com)報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為21%,是維持人類生存的關鍵條件之一。但有些情況需要高濃度氧氣,例如:肺癌患者須攜帶沉重的氧氣瓶,以及汽車燃料電池要先增加含氧量,以使汽缸燃燒更完全。

南丹麥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研發的這種新材料能有效結合氧氣,僅一湯匙的含量,就足以吸光房間裡所有氧氣,而且其濃度高達空氣中氧氣含量的160倍。

研究人員麥可肯齊(Christine McKenzie)說:「新材料具備不凡的特性,它與氧反應後並非是不可逆的化學反應。此材料更是氧氣的感應器及容器,可用於結合、儲存及傳輸氧氣,如同固體的人造血紅蛋白(artificial hemoglobin)。」

此外,新材料也具有多次使用的特性。麥可肯齊表示,新材料可多次吸收和釋放氧氣,就像海綿浸在水中,再擠出水來,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同樣過程。氧氣一旦被吸收,便可儲存在此材料之中,需要時再釋出。若經由慢慢加熱或減壓的方式,氧氣亦能被釋出。這在日漸成長的人工光合作用領域,前景看好。

潛水氧氣瓶或成歷史

新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鈷元素。麥可肯齊說,鈷元素提供新材料的分子和電子結構,使其能夠自周遭環境吸取氧氣。當新材料吸滿氧氣,堪比加壓後的純氧氣罐,但可多容納3倍的氧氣量。

她說:「現今肺病患者需隨身攜帶沉重的氧氣罐,這項研發成果對他們而言極有意義。而且新材料可過濾及濃縮水中氧氣,使潛水員未來不需使用氧氣瓶,可直接從新材料獲取氧氣。潛水員只要隨身攜帶幾粒新材料,足以吸滿一大口氧氣,之後再以新材料從水中吸取氧氣供自己呼吸即可。」◇

延伸閱讀
仿章魚皮膚變色 隱身術有望
2014年08月24日 | 10年前
表面可變材料 減風阻增車速
2014年07月02日 | 10年前
75%蜂蜜是假貨 專家教你識真偽
2013年09月15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