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秋天溜走 抓緊時機調養身心

 (Fotolia)
 (Fotolia)

文/楊思嘉

人體的生理活動,需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

秋季的8、9和10月,是萬物成熟收穫的時令,自然景象因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建議,為適應這一時令,必須注意保養內守的陰氣,凡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調養皆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秋季懂得遵循以下幾項起居要項,能幫助你擁有健康、過得更好。

「養陰」時節 早睡早起

秋季早睡,完全符合「養收之道」的養生原則,早睡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並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

一般而言,秋季晚間9~10點入睡,早晨5~6點起床比較合適。睡前吃些養心陰的食物,有益健康,如:冰糖百合蓮子羹、小米紅棗粥、藕粉或桂圓肉水等;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助睡眠。

適當「秋凍」預防冬病

「秋凍」是指秋季天氣涼時,別忙著添加衣服,要受些凍,順應秋季自然收斂的養生需要。適當秋凍可保證機體從夏熱順利過度到秋涼,提高身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抗寒能力,從而使身體逐漸適應寒冷的環境,這會對冬季常見的各種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

秋天是鍛鍊孩子禦寒能力的最好階段,增強他們的抗病能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質和氣溫變化靈活掌握「秋凍」,使其逐漸適應氣候的變化。但請注意,自身調節能力較差的幼兒,禦寒能力減弱的老人,患有氣管炎、胃炎及其他慢性疾病,以及體溫調節功能差的人不適宜「秋凍」。

專家提醒,初秋別給孩子穿得太厚,孩子極易出汗而把內衣浸溼,待安靜下來後,風一吹,就易感冒傷風。

靜養心神 解憂度秋

《黃帝內經》建議,秋季保持神志的安定寧靜,緩和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傷害。收斂自己的心緒,控制自己的感情,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不使神志外馳,以保持肺氣的平和勻整,這便是適應秋令的特點而保養人體收斂之氣的方法。

若違逆了秋氣收斂,便會傷及肺臟,到冬天使陽氣當藏而不能藏,便會發生陽虛腹瀉之症。

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穫的美好時節;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衰敗景象的季節。此時節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養情緒,學會調適自己,保持樂觀情緒和內心的寧靜。可經常和朋友、家人談心,到公園散散步,看看電影、電視,或種花、垂釣,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減辛增酸秋燥」不再

根據《黃帝內經》,金秋肺氣旺,味屬金,食辛金旺。金能克木,木屬肝,肝主酸,故秋季飲食宜減辛增酸。如食木瓜、梅子、山楂等,以養肝氣。油炸煎烤、辛辣香燥、肥甘厚味的食品,多吃易內火亢盛,傷津劫陰。

脾胃屬土,土生金,甘味養脾,脾旺則肺氣充。秋天乾燥,宜多食梨、芹菜、蘿蔔、蜂蜜等含水較多的甘淡滋潤食物,可養脾利肺、生津潤燥,防治乾咳、咽乾、口燥、腸躁便祕、毛髮枯槁等秋燥津虧病症。

小勞小動 鍛鍊增強體質

秋風習習,氣候涼爽,人們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進行散步、長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等,進行戶外運動。戶外鍛鍊可增強體質。

秋季鍛鍊或勞動,應遵守「養收」的原則:動作宜平緩溫和,勿汗出淋漓,周身微熱,汗出即止。即保證陰精內蓄,不隨陽氣外耗。

溫馨提醒:小心別著涼

入秋之後,長時間吹空調、風扇,或是在比較涼的夜間睡涼席,都可能導致局部痠疼、腹瀉等問題。而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很容易因受涼而復發。◇

延伸閱讀
【陳博士健康觀】高血壓母親節
2015年04月29日 | 9年前
秋天就來吃南瓜
2014年09月24日 | 10年前
DIY星巴克有機南瓜拿鐵
2014年09月22日 | 10年前
秋天的讚歌
2014年02月12日 | 10年前
11種食物 有助秋天減肥
2013年09月27日 | 11年前
補血食療 秋冬調養正當時
2011年12月22日 | 12年前
日本立山連峰 片片楓葉片片彩
2011年12月09日 | 12年前
首爾之秋 落葉丹楓七景
2011年11月25日 | 1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