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大家──唐伯虎

 明 唐寅 陶穀贈詞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陶穀贈詞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文/國立故宮博物院

唐寅(1470-1524年),初字伯虎,更子畏,號六如居士,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少時天資聰穎,十六歲入學,童試第一。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現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作品至9月29日。

弘治十一年(1498年)應試應天府(今南京),中鄉試解元第一。翌年參加會試,受舞弊牽連,遭罷黜下獄,謫為吏役,恥不就。經歷科場起落,看透功名利祿,遠遊閩、浙、贛、湘,後以筆墨謀生。人生數逢重大挫折,貧病交加,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病逝,享年五十四。

唐寅工詩善畫,畫學沈周、周臣,對南宋院體著意頗多,又廣泛吸收元代、明初文人畫傳統。作品題材多元,筆墨秀潤清雅,刻劃細膩生動,構圖匠心獨運。

詩畫山水

唐寅山水畫發展大致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摹仿期,細筆山水深受沈周、文徵明的影響,具有文人畫韻。第二階段為轉化期,行筆秀潤灑脫,設色典雅秀潤,作品有粗、細兩種風格。第三階段是成熟期,構圖雄偉巧妙,用墨具有立體感。

明 唐寅 畫山路松聲

峰巒峻峭重疊,山谷間瀑泉曲折隱現,沿著巖壁流瀉而下。蒼松偃仰盤曲,上有枯藤盤繞。橋上策杖高士仰首傾聽松泉聲,展現寄興於山水的高雅情致。山石輪廓以中鋒畫出,斧劈皴拉長轉折線條,運筆靈活流暢為成熟期的代表作。

 明 唐寅 畫山路松聲(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畫山路松聲(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溪山漁隱(局部圖)

此卷繪松樹、丹楓黃葉,瀑布流泉掩映,茅舍水榭錯落於溪岸石間。人物或促膝對酌,曳杖閒步,或憑欄觀釣,或吹笛濯足。山石以石青加墨漬染,受陽面露白,表現凹凸明暗,富有立體感。整卷筆精墨妙,意境更好。

仕女人物

唐寅三十歲前的筆下人物,多屬襯托山水的點景人物。三十至四十一歲之間,人物為主題,形神俱善。四十二歲以後,,形成自己的面貌,不論白描寫意、重彩工筆皆臻巔峰。人物線條或細勁流麗,或作方折頓挫,情態與神韻無不精妙。

明 唐寅 倣唐人仕女

據《雲溪友議》所載,唐人張祜、崔涯以文采名聞揚州,所作詩詞深得眾人讚賞。名妓李端端曾向崔涯求詩,獲贈詩句「揚州近日渾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畫中崔涯坐於臥榻上,凝視屏風前手持白牡丹的女子,即李端端。

 明 唐寅 倣唐人仕女(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倣唐人仕女(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西洲話舊圖

畫中樹石矮屋,穿插掩映,前景右側,枯樹斜擎而上,中景巨石旁的茅屋中,兩人對坐。畫中枯樹、細枝及棕櫚勾葉,出現顫筆,然布景剪裁,仍覺精警動人。畫上行書題跋,用筆爽利勁拔的風神,為唐寅成熟期的書風。

 明 唐寅 西洲話舊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西洲話舊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花卉竹石

唐寅擅長寫意花卉、竹石,其墨韻明淨,筆法灑脫,與沈周的雄渾簡練、文徵明的精巧溫潤有別。唐寅傳世的花卉、竹石作品不多,畫面多以沒骨寫意描繪折枝花竹,呈現如特寫鏡頭下的近距離形態,經營自然之勢,饒有韻味。 

明 唐寅 墨竹

作者畫竹葉,行筆揮灑,筆勢跌宕,遒勁有力。又以深淺層次變化豐富的墨色,營造出遠近前後的空間關係以及葉片正側背向。風雨中竹葉飛舞的動態一表無遺。 

 明 唐寅 墨竹(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墨竹(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杏花

本幅題識:「新霞蒸樹曉光濃,歲歲年年二月中。香雪一庭春夢短,天涯人遠意匆匆。」農曆二月會試舉行之際,正值杏花綻開,故唐寅以杏花隱喻科舉舞弊案,慨嘆南京解元的榮耀如春夢般短暫,人生起落在須臾之間。

 明 唐寅 杏花(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杏花(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書法藝術

唐寅書風多元,書類作品頗多,受李邕、顏真卿、趙孟頫影響頗鉅。晚年書法點畫精準,線條遒勁有力,結字左傾,在運筆使轉上,輕、重、緩、急律動分明。 

明 唐寅 書姑蘇寒山寺化鍾疏

此卷乃唐寅、范允臨、毛堪、陳鎏、趙宧光五名文人為重修寒山寺募款所作之募緣稿,唐寅負責〈化鍾疏〉一段。本幅字體筆畫轉折交代明確,線條渾厚有力,間架右傾處或受趙孟頫影響。全篇墨韻虛實互參,莊重肅穆,氣勢恢宏。 

 明 唐寅 跋宋王詵江山疊翠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跋宋王詵江山疊翠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跋宋王詵江山疊翠圖

本幅內容寫自作詩七言絕句七首,字字用筆精到,線條粗細變化有致,筆力雄強渾厚。結體妍美,間架左傾。章法行距疏朗,氣象恢弘。詩文意境清新典雅,書法筆精墨妙,可謂唐寅書法中,詩、書相互襯托最為純熟精美之作。◇ 

 明 唐寅 書姑蘇寒山寺化鍾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 唐寅 書姑蘇寒山寺化鍾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延伸閱讀
鑲鑽嵌玉
2013年12月24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