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財務停看聽】爸爸 我們家有錢嗎?(上)

 (Fotolia)
 (Fotolia)

文/周慧心

最近,網路流傳一則故事:「爸爸,我們家有錢嗎?」針對孩子天真的問題,中國和美國父親有不同的回答。

被問到「爸爸,我們家有錢嗎?」美國爸爸會說:「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勞動獲得金錢。」得到這樣的回答,孩子就會很努力,對人生也會有很多期許,他也想通過努力像爸爸一樣獲得財富。美國爸爸傳給兒子的不僅僅是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財富,精神財富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中國爸爸則會說:「我們家有很多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得到這樣的回答,孩子會認為我爸是有錢人,我爸的錢就是我的錢,我不用努力就已經有很多錢了。這位中國爸爸傳給自己孩子的僅僅是物質財富。

別害怕與孩子談到金錢

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錢是孩子們密切關注的一個問題。孩子們說,家庭財務狀況、父母的收入、投資和債務這類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父母談話的「禁區」。專家建議,父母應該努力與他們的孩子就這類話題溝通,確保孩子不會對金錢產生誤解,也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Lynsey Romo博士說:「如果父母不與孩子談論家庭財務或債務,孩子會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可能是不正確的。」因此,Romo博士認為與孩子溝通家庭財務的話題是非常必要的。

父母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與華人所說的「再窮不能窮孩子」不同,西方人崇尚「再富不能富孩子」。富翁們意識到,讓孩子擁有一種天生的金錢優越感,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他們通常只給孩子很少的零用錢,並鼓勵孩子自己去打工賺錢,從而讓孩子明白:金錢的獲得並不是輕而易舉的;有價值的財富要靠自身的努力去積累,積累財富的過程或許比財富本身更有價值。

網路上熱傳一篇文章〈愛到不再愛——值得我們反思教育理念的好文章〉,文章中敘述:「我認識一個德國漢堡的有錢人,他是真正意義上的有錢人。因為從他父輩起,已經不再需要靠工作賺錢了,他家的錢在幫他們賺錢。他18歲那年,帶著父親給他的旅費到歐洲。他每天可以支配的錢相當於現在的2.5歐元,新台幣約100元。即使在那個時代,這也是很少的一個數目。」

「百萬富翁的父親希望兒子能在外面至少旅行1個月再回家。他在外面旅行了整整40天。有幾天,他就吃黑麵包,喝自來水。他睡過青年旅館,睡過人家的客廳、馬槽,也在外面露宿過。在他回家以後,家裡為他舉行了一個大派對。鮮花、香檳和最昂貴的食品源源不絕。他感慨地想,在那些困難的日子裡,桌上任何一杯香檳的錢,就足以讓他飽餐一頓了。他把他的感慨告訴了父親,當然有點責備的意思。父親回答說,孩子,我是在花我自己的錢。而你花的是我的錢。他說,那一瞬間,他明白父親已經把人生最重要的財富贈送給了他。他的父親讓他明白:一個過了18歲的成人,從父母手裡得到的錢就像是禮物,不論多少,只應該心存感激,一分錢掰成兩半去享用。」◇

延伸閱讀
100美元的試驗 改變街友一生
2015年05月25日 | 9年前
伴侶無所不談 就是不談錢
2013年08月01日 | 11年前
錢之歌
2013年05月01日 | 11年前
中共錢權貪腐 腐蝕教育界
2011年10月13日 | 1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