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認定的程式 不過如此

文/山崎啟支

程式是透過「連結部分與整體」所設定而成。像是患有恐犬症者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害怕各種不同種類的狗,而不是特定某一種類的狗。這也是程式的特徵之一。也就是說,被狗咬的時候,人們不是只對「咬自己的特定的狗」產生恐懼,而是像「各種種類的狗=恐懼」那樣,化為X=Y的公式。這種現象稱為「一般化」。所謂「一般化」,指的就是「連結部分與整體」的意思。

在人類的腦海中,存在著無數個所謂的價值觀或信念。這些價值觀或信念屬於程式的一種,也是被「一般化」的概念。

例如:抱持「必須親切對待他人」價值觀的人,當自己睡眠不足非常疲累,而無法充分慰勞後輩或部屬時,就會產生罪惡感。價值觀等程式,基本上就像是「什麼時候、什麼狀況時必須遵守的原則」的感覺。就像這樣,程式缺乏彈性,會做出X=Y這種制式的反應。

不過,「世界上所有的狗都很可怕」的想法並不是真實的,只不過是你自己認定的想法而已。同樣的,如果程式是因為「體驗」或「語言」而被極端地「一般化」,無論是哪種成因引起的,都只不過是自己的認定而已。真實無法改變,但自己認定的想法卻可以改變。此外,人類大部分的壓力,都是來自於自己認定的想法。這意味著只要知道適當的方法,就能夠克服大部分的壓力。

程式透過「衝擊」與「重複」而產生

程式透過衝擊(強度)與重複(次數)而設定。所謂衝擊(強度)就是「強烈的體驗」。「被狗咬」、「從樓梯上摔下來」等經驗,由於衝擊性強,所以一次的體驗就會被設定為程式。相反地,每天被母親責罵而形成的價值觀,則是透過重複的「語言」而產生的程式。如果了解這點,在改寫程式時也會很有幫助。◇


──本文摘自 《弱點當然可以克服,驚人的NLP!》 (商周出版社 提供)

延伸閱讀
微軟百萬程式通 1年學會寫程式
2014年12月07日 | 9年前
管住自己
2013年12月23日 | 10年前
把命運的夢想交給自己
2012年01月25日 | 12年前
活出自己 拒絕平庸
2012年01月08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