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對社會的貢獻何在?
面對即將到來的大學入學考試,準考生和家長都有一個共同認知:要上大學就必須負擔龐大的學費。雖然對多數學生而言,接受高等教育仍然是一個很划算的投資。但對整個人類社會來說,教育是否是如此值得的投資?引起一些專家、學者的討論。
教育程度愈高 收入愈高
據《彭博商業周刊》全球經濟學(Bloomberg Businessweek Global Economics)指出,對大多數美國學生來說,大學的高昂費用還是值得的。根據美國勞動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在去年的統計,每多一年留在學校的孩子,其平均年收入將會高出7個百分點。在中國,這一數字是12%。較育程度愈高,收入愈高,這也是全世界的真實情況。
教育普及 無助經濟成長
高學歷有助於個人的收益,但卻不一定轉化為國家經濟的利益。最近義大利的一項研究發現,考試成績對受僱員工的收入產生顯著的影響,但對雇主卻沒有影響。專家認為,學校教育是傳遞智慧及企圖心的地方,而不是實際傳授工作職能的地方。這可以說明不少成功的企業老闆並沒有顯赫的學歷,例如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成為世界首富之前,他並沒有完成他的學業,顯然蓋茲並未感到他需要完成課業以便取得成功。
教育對整體社會 利多於弊
在美國,公共教育支出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公共教育支出之所以被認為是正當的,部分原因是它具有相當大的外溢效果。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費利曼(Milton Friedman)曾提過,在一個穩定及民主的社會,大多數公民需要有最低水準的識字率及知識,而且也必須廣泛地接受一些共同的價值。教育能夠同時達成這兩項目標,故可促使一個社會穩定,並促進民主。
其他的一些研究也已經證實教育帶來的外部效果包括:教育影響投票的效果大過於任何其他的社會經濟的變數;教育水準的提高比所得的增加對於減少犯罪有更大的效果;增加教育水平也減少了對於福利方案的依賴。除此之外,教育可以提高勞動生產力,促進經濟成長,提供社會利益。教育能夠更快擴散新觀念及新發明,進而促進經濟的成長,提升社會公民的生活水準。
總而言之,雖然公共教育的投資不一定和經濟成長等值提高,但對於社會公民水準的提升及整體發展仍然有其必要性。尤其在今日道德下滑的時日,學校教育如何扮演承先啟後的責任,提升道德,教導學生具備帶得走的能力也成為學校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