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焦慮症 千萬別說7句話

 (Fotolia)
 (Fotolia)

編譯/林安柏

焦慮症的患者常生活在持續不斷的恐懼與不確定中。這與一般民眾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焦慮經驗迥然不同,且很難為人所理解,也並非一般說說道理就能治癒的。若因缺乏了解而隨意給予建議,可能會造成反效果,更加深患者的焦慮。

一位焦慮症患者表示:「過去幾年來,我收到許多無用而令人沮喪的建議。這些建議絕對是出自好意,而且大多來自關心我的人。所以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意見是無用的甚至更糟,且會傷害彼此。」

臨床心理師史考特.畢(Scott Bea)表示:「焦慮症就像流沙一樣,你愈想盡快擺脫它,就陷得愈深;你愈告訴患者冷靜,他們就愈恐慌。」為了給予正確的支持方法,避開說話的誤區,以免造成安慰的反效果,我們提供7點建議給身邊有焦慮症病患的人,這些話不要對焦慮症患者說:

1「冷靜」或「坐下」

告訴焦慮症患者「冷靜」最容易出現反效果。如果他們可以停止焦慮,他們早這樣做了。最令焦慮症患者備感無力的問題就在於:他們無法冷靜!一般人在被要求冷靜時,都不容易放鬆下來,更遑論是焦慮症的患者。更有甚者,他們因無法達到這一點要求,而加重焦慮的程度。

建議這樣「你一定很難受。我就在這裡,我該怎麼做才能幫助你冷靜下來?」此時打坐冥想、散步、運動等都可以減輕他們的症狀;要求他們「坐下」則適得其反。

建議這樣做:把決定權還給焦慮症患者。如果他們覺得坐下會好過一點,幫助他們找個安全的地方坐下;如果他們想要散散步,就依他們的決定去做。

2、「沒什麼好焦慮的!」

焦慮症的症狀往往來得毫無理由。一位焦慮症患者苦惱地說道:「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別人無法設身處地地站在我們的立場看問題,因為這真的很難。即使我成天說服自己沒什麼好焦慮的,我的焦慮依然沒有停止;當我發現我的焦慮毫無理由,反而恐慌得更嚴重。」

建議這樣「我了解你很苦惱,但沒有關係。你有權苦惱,而我是來幫忙你的。」

3、「別鑽牛角尖。」

某個人的困難,可能在別人眼裡什麼也不是,而對焦慮症患者而言,任何事都可能是大事。千萬不要批評焦慮症患者,如「你別鑽牛角尖」、「你反應過度了」或是「你真戲劇化」這無異是在告訴他們:「你的問題沒什麼大不了的,你的過度反應才是個問題。」

建議這樣「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在這裡陪你到這一切過去。」試著去鼓勵他們,而非暗示他們因雞毛蒜皮小事就發作。提醒他們曾經克服過恐慌的經驗,有助於擊倒此次的發作。

4、「一切都會沒事的。」

「常有人對我保證一切將會沒事,這並沒有用,因為我並不那樣覺得。否則我也不會得焦慮症了。一旦有人這樣對我說,那我們的談話也將終止。」

建議這樣「你有這樣的感覺沒有關係。」有時讓患者接受事實,比試著否定事實有用。

5.、「我也壓力很大。」

我們偶爾會覺得焦慮症患者是在無病呻吟,並拿自己與他們作比較。不過這種說法會讓焦慮症患者心生罪惡感,認為自己是別人的負擔。

有一項研究顯示,壓力是會傳染的。即使幼小如嬰兒,都能感受到來自母親身上的負面情緒。史丹佛大學精神病學教授韓弗理(Keith Humphreys)表示:「兩個焦慮的人靠在一起相互取暖是一件危險的事,人們認為這可能有所幫助,事實上是更滋長了焦慮。」

建議這麼為了助長正面思考,建議當事人試著就事論事,不要互相憐憫同情,互吐苦水。

6、「忍著點!」

一位焦慮症患者表示:「如果我每次焦慮發作時都忍住,那也不需要治療了,只要不言不語就行了。」多數患者已經忍過一段時日了。這不僅沒有助益,還加深病情。

建議這樣「有這種感覺真糟」、「你有這種感覺我很難過」韓弗理建議發揮同理心能幫助患者冷靜,光要他們忍著點,只會讓他們覺得孤立無援且自我防衛。因為「沒有人會選擇罹患焦慮症。」

7、「我做錯什麼了嗎?」

你所愛的焦慮症患者常常為病症所苦,而你有時會覺得他們的焦慮是因你的某個行為而起,因此心中也很難受。

焦慮往往來自更大的因素,而非這小小的一個導火線。你無法控制焦慮症患者的情緒,如果妄想這樣做,往往會滿心挫折。你所愛的焦慮症患者會覺得被否認,你們會開始憎恨彼此。所以不必針對他們焦慮作文章,這點很重要。

建議這樣:「要讓你所關心的患者知道,一定有克服恐慌的方法,而你會在一旁支持著他。只要同心協力,一定能找到更有用,讓彼此更快樂的方法。要懷抱希望!」◇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