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祭孤骨 福報自來到
中國人認為清明時節是廿四節氣中,由春轉夏的一個轉捩點,亦是為已故親人、祖先修墓拜祭,在追憶亡魂的同時祈求祖先保佑的重要日子。除了台灣,香港社會亦保留此中華傳統,每逢清明,家家都帶備祭祀用品,並攜帶一家老小回鄉拜山祭祖;當人們遵循傳統道德規範,拜祭祖先,令先人入土為安及其後的如常打理中,上天或先人亦會感召此誠意而賜福於後人。
《禮記‧祭統》中指:「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以儒家思想為傳統的中華文明當中,「敬天祭祖」一直以來都是儒家倫理道德中極重要的部分,儒家思想講「仁義禮智信」及「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倫常構成生命底蘊。
祭祖亦顯示孝道。「孝」為立足人間之基本德行,對父母尊長「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而子孫在拜祭祖先時,除緬懷先人威儀,感恩和報答其養育外,同時亦體會生命生生不息倫理循環,體現對傳統道德觀的敬重及對上天賜福的祈求和答謝。
「福德公」賜福「曾大屋」
在香港沙田獅子山附近有一個大面積的圍村建築──曾大屋,是目前僅存的最大的客家式大宅。曾氏家族第六代後人「憲」字輩子孫曾逸寧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曾大屋傳說起源於家族祖先曾三利先生收葬無主孤魂骸骨。
曾逸寧說,清朝咸豐年間,曾三利從廣東梅縣五華移居香港,靠打石為生,在沙田山邊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以麻石、磚瓦及木材建成了獨特的客家圍村建築──山下圍村,也在筲箕灣開了一間打石廠。相傳有一年放工後,路過看見山上有燈火或火光粼粼,感覺甚奇,便走上山,看到有副遺骨露天無人認領和埋葬。於是,曾三利先生便將它收葬起來,令其能入土為安,並作為「福德公」,每年清明予以拜祭。
有一次曾三利買鹹魚,買下鹹魚後,發現鹹魚缸下面全是金銀,而賣家又一去不返,有人說這樣一夜暴富,莫非是收葬的「福德公」給予曾三利好心的回報?
祖上積德 福延後人
曾先生說,曾氏家族祭拜「福德公」的傳統由先祖開始延續到今天,每年清明節,曾家都會由分房輪流主持整個家族的祭拜活動,活動後亦有所謂「太公分豬肉」,以鼓勵子孫守禮節盡孝道。整個家族各戶人家,會先去筲箕灣山上祭拜「福德公」,而到重陽節期間才去拜祭祖先曾三利。至於各房後人在清明及重陽亦都會獨立去祭拜自己各房的先祖。
按照傳統,他們會帶上三牲,即燒肉(或白肉)、雞、魷魚(因鮮魚難以保存)、水果、點心、茶酒等,並帶備金銀元寶香燭等去拜祭先人。拜祭後,由主持人或長輩(太公)分豬肉給大家,近代則改為派錢,由分房主持分給每一戶人家,按人頭計。
曾先生說,每一年,他們都會帶多一份祭品,先拜「福德公」,然後再拜自己的先人。他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保留,是希望子孫有一個傳統思想,懂得孝敬父母,尊重長輩。有禮讓他人的精神。當你尊重傳統,尊重先人時,福報不求或會自來。而有得有失,不能強為也。」◇